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8年第2-3期

黄河边上的壮美村庄——甘肃龙湾村

2018年08月16日 09:32 来源:福建省台办 字号:       转发 打印
  旅游让龙湾村人过上幸福生活
  黄河九曲,龙湾多娇。位于白银市景泰县东南部的黄河石林因其独特的地貌环境,山水相依、动静结合、气势磅礴,而闻名于世。一边石林耸奇,危崖横断,一边绿树成荫,果实飘香。一河之隔的龙湾绿洲与坝滩戈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绵延沙丘与河心绿洲遥遥相望。中泉乡龙湾村便建立在这片绿洲之上。
  不寻常之处,必有不寻常之景。在一派苍凉的荒漠山丘之中,顺着黄河的一湾流水,龙湾村出现了。它犹如荒漠中一片如翠如玉的浓荫:庄稼平整如织,果树茂密葱葱,土房错落有致,屋顶炊烟袅袅……,宛若世外桃源。石林与黄河山水相依,绿洲与戈壁隔河相望,一边是惊心动魄、粗犷凌厉的戈壁石林,一边是阡陌纵横、绿意盎然的小村,对比鲜明,刚柔互济,动静结合,如苍茫的西部风情画。
  黄河在龙湾村前优美地拐了一个臂弯,河水倔强地向西而流。两岸冲刷出了一片肥沃的土地,养育了这里祖祖辈辈的村民。从山口鸟瞰,龙湾村的土房错落有致,屋顶炊烟袅袅;庄稼平整如织,果树茂密葱葱;而一河之隔的坝滩戈壁,则是山丘绵延,荒芜苍茫。直到上个世纪末,这里才被国家地质队意外发现并公诸于世。在本世纪初一经开发,旋即被列入省级地质遗迹保护区,继而一跃成为国家地质公园,“养在深闺”丽容公诸于大众眼前,绿洲、农庄、黄河、石林、沙漠和戈壁融为一体,让这个在10多年前还是外人鲜至的地方,如今却已经是游人如织了。
  交通设施是否完善是旅游景区接待能力的重要体现,也决定了旅游业能否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近年来,黄河石林景区先后争取国家投资项目资金7000多万元,招商引资3000多万元,引入其他投资项目1000多万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3亿元,使景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同时,龙湾村努力寻找农业、林业生产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点,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通过旅游业的带动,拓宽了红枣、苹果等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从龙湾村到黄河石林,最有特色的交通方式就是乘坐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在龙湾村,至今还保留着制作羊皮筏子的工艺。宰羊、剥皮是这门手艺的核心技术。把羊皮脱毛后,灌入盐、清油和水,将四肢和头尾扎紧,再往里面吹气形成气囊。用木头把十来个羊皮气囊组合在一起,一个羊皮筏子就制作好了。筏子客罗崇瑞每天用羊皮筏子载游客往返十几次,这种西北人最原始的渡河工具,如今成为旅游者的首选游乐项目。据村里人介绍,在古代有一种用几百张羊皮制作的大筏子,比现在的黄河渡轮还要大。
  从日出到日落,当地村民组成的筏子队载着游人,从湍急的黄河上顺流直下,羊皮筏子上传来阵阵歌声;西侧石林奇峰下的险道上,10余辆系着铜铃的驴车叮咚作响。风声、水声、歌声、铜铃声,交织成一首和谐的山村变奏曲。
  石林景区的名气和人气同样带动了景泰全县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2015年,景泰沙漠洋芋、优质玉米等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突破20万亩。新增枸杞、红枣、优质梨等经济林果2万亩,累计达到15.2万亩,年产果品7万多吨,产值近2.5亿元。今后5年,还要扩大枸杞、红枣、优质梨等经济林果种植面积,5年要新增10万亩,达到25万亩以上,使之成为全县最大的农业种植产业和富民增收工程。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海内外旅客进村旅游者日益增多,为提高接待能力,村上大街两边的户主几乎都成了店主,全村现在约有上百户农家办起了农家乐旅馆。旅游业发展,让龙湾人过上幸福生活。(文/黄土)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