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6年第9期

寻根夏令营:菲华后裔青少年来华寻找自己的根

2016年11月28日 10:02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菲律宾华人,又称菲华,是指那些具有华人血统并居住在菲律宾的菲律宾人,他们大多数人的祖籍故地都在泉州市,尤其是晋江,人数约有114万多人。如果把华裔麦士蒂索人也计算在内,菲律宾有超过两成人具有华人血统。菲律宾华侨华人具有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他们爱自己的祖籍国,爱自己的家乡,他们无论贫富,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地。他们总要让后辈记住自己的根。因此,从2001年起,是由菲律宾著名侨领陈永栽先生捐助海外华文教育事业的一项品牌活动——菲华寻根夏令营,让菲华后裔通过参加寻根夏令营,找到自己的根。

  晋江罗山:“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开营

  今年5月20日上午,晋江罗山中学欢声笑语,佳朋满座。2016年菲律宾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晋江罗山/灵源/新塘营开营仪式在学校清智楼广场隆重举行。出席今天开营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福建省、晋江市侨办及统战部门领导、街道主管、所在中学领导及寻根之旅组织者。

  出席开营仪式的还有:菲律宾晋江市罗山/灵源/新塘各乡联合会的各位侨亲,2016年菲律宾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罗山/灵源/新塘营的全体营员,罗山中学的师生代表。

  近年来,在福建省、市侨务部门和中共晋江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晋江市侨台外事局与菲律宾晋江同乡总会等有关单位合作,利用闽南特色文化,统筹晋江市海外华文教育资源,共同邀请晋江籍海外华裔青少年回乡参观访问、学习交流、寻根问祖。自2010年以来,已先后举办了菲律宾、新加坡、美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华裔青少年夏(冬)令营活动,成效明显,影响深远。

  中菲儿女一家亲,炎黄子孙共圆梦,罗山中学的师生们尽好地主之谊。本届夏令营共有32名菲律宾华裔青少年朋友报名参加,不少朋友是第一次参加这项活动。夏令营活动系列有观赏表演,观看跑操,观摩课堂;走进校史馆,参观罗中八景;灯谜竞猜,互动游戏,互赠礼物等,同根同源的根基让彼此之间的沟通畅通无阻,气氛融洽,来自菲律宾的青少年朋友有宾至如归之感。夏令营营员们通过听课学习、课间交流、参观座谈、联欢活动等,他们直观了解到晋江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并与罗山中学的同学们建立深厚的友谊。最后,参加中菲夏令营全体成员还在学校雅客田径运动场,共植中菲友谊纪念树——凤凰木。

  泉州南少林国际学校迎来193位营员

  今年4月1日,1149名菲律宾华裔学生参加了“中国寻根之旅”学中文夏令营,营员们云集在泉州师范学院陈祖昌大礼堂举行开营式。

  这次学中文夏令营活动,分散到华侨大学、集美大学、泉州师范学院、厦门外国语学校和泉州南少林国际学校等5所学校进行。泉州南少林国际学校负责接待193名营员。

  193位营员己在泉州南少林国际学校学习生活10多天了。刚来时,学校对他们进行分班汉语基础摸底测试。菲华学生学中文夏令营主要以学习汉语基础课程为主,兼学武术、国画、书法、音乐、手工制作、象棋等技能课程,还参访了泉州锦绣庄、中国闽台缘等人文景观。

  学校指定对外汉语专业教师对营员们进行小班化教学,“一对一”的纠正营员汉语发音、指导营员快速掌握汉字书写技巧、口语和拼音规则,营员们快乐地学习汉语。许多营员都是第一次来泉州南少林国际学校学习中文的,他们对学校安排的课程很满意。营员吕东晓、蔡锦慧在菲律宾读小学,对学中文很感兴趣,她们说,与学英语不同,中国汉语是方块字,一个字有多种解释,可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难学归难学,我们还是要认真学,因为我们是海外华人的后代,“根”在中国,决不辜负侨领陈永栽爷爷的期望。

  语言学习与文化教学结合、游教结合是南少林国际学校独特的教学方法。学校根据菲华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文化之旅、山水之旅等多种“游学”线路,以加深菲华学生们对传统中华文化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了解。领队老师郭杏英说,营员们在这里的生活时间虽短,但很难忘,这里老师们教得很好,他们的汉语口语水平一天比一天有了进步。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