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农村电商活跃,全国有7亿农民,2014年11%的农民朋友贡献了1800亿元的网购数字。在过去的2015年农村电商呈现出了一派繁荣景象,据保守估计2016年将有4600亿元农村网购规模。3月29日在福州举行的福建省电子商务大会上,23位电商嘉宾分别从政策、经验、产品、平台、服务等方面共同探讨农村电商的发展。他们一致认为,农村电子商务绝不仅仅局限于消费品下乡、农村网购和农产品走出去以及相应的配套。
陈安生:福建农村发展电商有得天独厚优势
近年来,随着全国电商的迅速发展,农村电商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火热增长极,在促进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福建省商务厅副厅长陈安生在致辞中称,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温度气侯适宜,山海资源丰富,产业链条齐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不断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使农村电商发展亮点纷呈。他说,2015年福建省10个实现成功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同时配套开展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创建工作,全省农村电子商务进程全面提出,入围全国电子商务百家县,排名第2位。
2015年7月印发的《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18年福建全省农村网络销售额达600亿元,县域网络消费额占当地居民消费总额的25%以上。下一步福建省将围绕这个目标,继续加快培育和壮大农村电子商务主体,完善县乡村3级物流配送体系与电子商务培训工作体系,扎实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工作,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快速高效发展。
陈安生指出,2016福建省电子商务大会推介会,是近年来福建省农村电子商务领域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盛会,主要目的是搭建合作平台,共享时代商机,大会邀请到了农村电商方面卓有成效的著名企业家、专家和代表,经过多种形式的智慧碰撞和项目对接,充分发挥福建省丰富的农特产品资源优势,助力福建省农产品电商的全面提升。
他表示,真诚欢迎农产品创新平台到福建省合作,让更多的更好的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让电商富农。同时也欢迎电商平台进入福建省各县域推进消费下行,让更多农村居民更快捷地买到生活消费品,实现电商惠民。此外,他还欢迎更多农村电商服务商落户福建省,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助推福建省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他表示,福建省商务厅和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将全力为大家做好服务,竭力打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阿里巴巴:在闽21个县运营农村淘宝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方建生,对福建省电子商务发展的评价很多高。他认为,福建省电子商务说起步早,发展快,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2015年福建省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的买入居全国第7,卖出居全国第6,其中农产品的销售在全国居第5。特别是去年以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在福建省落地运营情况也非常好,不到一年时间,已经在福建全省的21个县实现落地运营了农村淘宝。这21个县中6个是国家级贫困县,还有其他的都是省级的贫困县。他指出,现在这21个农村淘宝落地县全部都发展的很好,尤其是这21个县的村淘运营情况从省域来说,基本上处在全国最好的,很多指标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现在整个农村淘宝在全国已经落地了将近300个县,1.5万个村,而福建省落地的县占到全国的7%,落地的村占全国8%左右。
方建生副总裁说,在中央政府的话语体系中,最近这两年有两个重中之重还是要引起电商企业的重视和关注。一个重中之重就是“三农”,“十八”大报告中讲到重中之重的工作就提到了“三农”:农民、农业、农村,是党和政府的重中之重。还有一个重中之重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全国扶贫大会上提出的“扶贫攻坚是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他认为,这两个重中之重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可能都是采用了原来比较习惯的或者比较传统的理念、方法、手段。而最近这两年,在解决这两个重中之重的理念、方法、手段上出现了重大的突破或者说重大的创新,这种突破和创新其实就是会议的主题——农村电子商务。用互联网+“三农”的方式,用农村电子商务的方式解决中国“三农”的问题,解决中国扶贫攻坚的问题,这是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径,有可能会出现崭新的出路。也正因为如此,阿里巴巴现在对农村非常重视,农村化也因此成为阿里巴巴的三大战略之一。
据悉,阿里巴巴做农村,做涉农的业务和服务,从时间上来看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14年10月之前,阿里巴巴的涉农业务更多的还是呈现出一种散发、自发的状态。从集团层面也没有提出清晰的农村战略。2014年10月之后,阿里巴巴顺势而为,提出了“三化”:农村化、全球化、数据化。这个时候阿里巴巴整个农村战略就正式提出来了。2015年在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上销售的农产品达到了695亿元。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