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8年第7期

“我家在哪里?”——《追根究底──闽台族谱暨家传文物特展》首次在台展出始末

2018年11月19日 15:54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接续族谱,展现台湾民众“根”的意识

  台“中研院”四位老院士,为了一睹我参展族谱和文物的“庐山真面目”,居然在展馆中等了整整半天,直到当场看完开箱,问完他们关心的问题后才满足地离开。“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委员”魏永竹先生已退休多年,当获知举办此展,不顾车马劳顿自南投赶来,随身带来了他回福建古田时修纂的《魏氏族谱》,向福建随团专家请教;《台湾法律大辞典》编者纪启廉也随带了自编的《九龙纪氏族谱》来展馆比较对照,并请教如何与原谱接续。

  应台湾历史博物馆馆长黄光男之邀,福建随展专家除在特展图录上发表了《福建族谱修纂及发展》的专文外,还在该馆举办了《福建名门望族族谱现况》的讲座,许多专家、学者慕名前来聆听,并细心了解有关大陆族谱收藏状况及回大陆寻根等问题。此外,福建专家还为历史博物馆馆员上早课,讲解参展族谱概况。

  展出期间,翻阅开架族谱(新版式复制的)的人一拨接着一拨。看展的台湾民众不仅有从岛内的高雄、台南、台中、新竹、基隆、花莲、台东等地赶来的,还有特意从国外飞来的。为了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家在哪里,“寻根之旅”他们中有的连续数天到展馆摘抄有关族谱资料;有的不顾西装革履,席地而坐,查阅祖源;有的召回国外留学的儿子、有的坐着轮椅由家人推着前来观看;有的自己体弱多病,还坚持带着妻子、儿女、孙子前来拜谒自己家族的族谱;还有由祖父口授,孙子笔记;有的找不到自己的族谱深感惋惜,留下字条,一再嘱托福建参展人员帮忙寻找;不少人通过热线电话和主办方在电脑上专门设置的“网上寻根”栏目,查询自己的族谱资料;还有前来观展的南部民众,他们不满足族谱仅在台北展出,一再提出要求希望《族谱展》能到南部巡展。展会期间发生的一幕幕动人的场景,显现了台湾民众那种发自内心的浓郁的“根”的意识。

  《族谱展》还吸引了诸多台湾青少年。

  在观看族谱展的人潮中,有台湾20多所大、中、小学的学生,有幼稚园的小朋友,还有在台学习的外国学生,约占参观人数的四分之一。他们有的自行相约而来,有的由学校统一组织,成群结队地到展馆。中、小学生的带队老师还要求学生看完要写观感;在展馆里,大学生聚精会神听讲解,抄下文字细作研究;中小学生则通过电脑细查本姓来源;幼稚园的小朋友睁大眼睛看图解,听老师讲“爷爷的爷爷”的故事;外国学生饶有兴趣参观文物展品。

  甚至在台旅游的外国游客和华侨也兴致勃勃地参观族谱展。

  出席历史博物馆馆长会议的欧、美、亚人士参观了《族谱展》上展出的展品,通过翻译详细了解闽台民间信仰、谱牒文化;欧洲女学者对中国清代妇女服装的手工赞叹不已;韩国观众意外地了解到本姓在中国之根;日本游客细心地观赏家传器皿,颇有流连忘返之感。

  美国犹他家谱学会亚洲区域经理钱正民、新加坡家谱中心王文秀女士等海外华侨则闻讯前来。他们不仅对大陆族谱怀有浓厚兴趣,而且希望今后能与福建加强学术联系,开展多方面合作。在美国太空总署遥测中心任高工的朱启沧先生(台前民意代表朱高正的堂兄),回台时得知有此展览,立即改签回美国的航班前来观看,并向福建随展人员提出希望能将族谱复印后带回美国,作为家传至宝,让其儿女了解他们的根在中国大陆。

  争相报道,台湾媒体齐声喊“赞”

  台湾有10多家媒体对《族谱展》基本上给予了正面的报道。

  早在1998年6月16日,《联合报》就以《两岸族谱——搜集名人家谱参展》为题率先发布了消息。此后,《自立晚报》、《台湾日报》也相继作了报道。在11月21日展出以来,各报更是以醒目的标题,突出的位置刊发了展览的消息。《民生报》题为:《族谱展揭幕——齐来探本源》;《联合报》连续发表了题为:《你从哪里来?到史博馆追根究底——台闽族谱暨文物特展昨开幕,大批民众前往寻根,名人族谱成为焦点》、《兴致高昂看连氏族谱 连战:我家从漳州来》的报道;《自由时报》以《连战参观台闽族谱文物特展》;《中央日报》以《到史博馆追根究底——台闽族谱暨家传文物展开幕 连战致词肯定宗族观念有助于民族团结》等为题作了报道,并配发了照片,引起了台湾民众的关注。“中视”传讯电视中天频道先后两次作了专访报道;“中广”空中博物馆栏目作了专题直播。甚至连“美国之声”、宝岛客家电台等也不愿错过这一机会,及时报道了展出盛况。

  香港、澳门的报刊也报道了这一消息。特别是《澳门日报》在《台闽族谱文物展览有现实意义》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次台闽族谱展和台湾民众的反应说明了‘闽台一家亲’,要斩断根本办不到。台湾人不论早来后到都是中国人,某些‘台独’分子排斥‘外省人’,要搞‘独立’,是蛮不讲理。”这些报道,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次闽台族谱展的反响和其所包含的内在而深远的意义。正如《联合报》暨《民生报》发行人王效兰在开幕式上所说:“从这次族谱展可以证明,不管我们是哪一个省份,其实都是一家人。”(详见1998年11月22日台湾《联合报》)

  现在回头再望,1998年的“追根究底──闽台族谱暨家传文物特展”可以说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众所周知,作为大陆离台湾最近的省份,福建是八成台胞的祖籍地。他们的祖先于400多年前,就开始渡过海峡来到台湾,对台湾的开发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闽台两地,缘情深,俗同风,话同音。《族谱展》的举办,是对台湾宗亲寻“根”之心的回应,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台湾乡亲了解、接续自己的宗谱,同时,也为了相互借鉴、共同研究,叙宗祖、续乡情,让血缘这条生命之河长流不息、长盛不衰。同时,也是将蕴藏着先人的精神与寄望的传统文化和文物,在传承着敦亲睦族的传统中,激励后人团结奋斗。(作者陈玲系福建省台办原副主任)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