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苦张望坚,守住一方绿水青山
福建省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2017年,全省9个设区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96.2%,PM2.5平均浓度为27μg/m3,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福州市排名第五名、厦门市排名第四名;12条主要河流总体水质优;森林覆盖率继续保持全国首位。天更蓝了,水更美了,美好的生态环境获得了百姓的点赞。
2017年,福建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用硬制度管出好生态。在这一年中,一批具有样本意义的改革措施相继推出:
出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列出环保责任清单,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及52个部门130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实行年度评价、5年考核。制定地方党政领导责任书考核办法,对标《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将51项绿色发展指标中的33项纳入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考核内容,占绿色发展指标总权重的70%。
与此同时,完善“一季一督查”机制、环保垂直管理改革进入实施阶段、划定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通过夯实顶层设计,绿色政绩观入脑更入心。截止2017年,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快马加鞭。截至去年底,已出台生态损害赔偿、生态价值核算体系等30多项措施。
2017年,全省降水量同比减少39%、主要江河径流量同比减少47%,但全省12条主要河流总体水质优,Ⅰ类~Ⅲ类水质比例为95.8%。面对降雨量同比锐减,为守住一方绿水,全省上下坚决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工矿企业污染防治、城镇生活污水治理、畜禽养殖综合整治等10方面重点工作;建立了覆盖所有重点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筹集补偿资金逾30亿元,进一步加大补偿力度;全面推行完善省、市、县、乡四级河长制,共配备4973名河长、13231名河道专管员;建立了小流域有专人管理、有监测设施、有考核办法、有长效机制的“四有”管护新机制,实现了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河畅、水清、岸绿的蓝图逐渐变为现实。小流域整治工作成效明显,2017年下半年监测结果显示,整治后Ⅰ类~Ⅲ类水质比例为85.7%,比2016年普查数据提高10.1个百分点。
2017年全省重点实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清洁能源推广等120多个工程项目,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完善1500多家石化、化工等行业重点企业清单,有针对性地实施整治工程。建立健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实施空气质量联合监测、协同会商、交叉执法等措施。提升治污减排水平。加强对火电、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行业脱硫脱硝运行的日常监管。持续推动NOx减排,完成火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为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率先完成约1.7万个农用地土壤详查点位布设,全面开展详查采样。持续实施危废污染防治工程包,全省危废处置能力达94.1万吨/年。
[责任编辑:福建省台办]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