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9年第5期

绿韵富美东升村

2020年02月04日 10:54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东升村一年四季都是美丽迷人的,树木葱郁,苍翠荫日,走进这个水清树秀的村落,就像走进了梦想中的世外桃源,让人心旷神怡。

  位于漳浦县长桥镇国道324线旁的东升村,是漳浦县一个古老的村落,明时就有黄、许、陈、翁等姓氏先民在此居住,黄氏开基于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主要聚居于溪野口社,至清代后期,其他各姓因疾疫等原因陆续迁离,全村皆为黄姓所居。溪野口旧称墨溪,开基祖来自龙海东泗乡。源自长桥镇青果村等处的小南溪,如一曲舒缓有致的乐章,向北流经东升、友爱二村,一路奔流不息,故东升村旧名称“溪仔口”。清代中期小南溪通行小船,村民将土特产运载出大南溪,从厦门转销各地,村里逐渐繁盛,人口日众。1940年属长横乡的溪仔保,1958年9月设立东升大队,1984年9月改为东升村。现全村辖9个自然村,人口1266人,拥有耕地1385亩,山地2万多亩。

  古迹是一个村的脉络与灵魂,是一个村生生不息的亮丽风景。走进东升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建成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圆形土楼诒燕楼。楼平面直径336米,14开间,底层条石构筑,二至四层外墙以三合土版筑,石门门匾刻“诒燕楼”,楼二、三层为木结构内通廊,以14根石柱承重,第四层靠外墙处设通道。该楼1999年木结构全部被火烧毁,只留下斑驳的墙体,它像一位时间老人屹立在村口。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村中现还有祖祠陶德堂、种德堂、孝思堂、敦德堂,这些祠堂掩映在翠竹绿树中,建造考究,古朴典雅,气势恢弘,在村落中显得十分耀眼。它如一卷绵长的历史画轴,成为一个家族源流世系的标志,兴旺繁衍的象征。

  长桥自古就是闽粤古驿道的要冲,穿过历史的时空,人们仿佛又看到了东升村昔日的辉煌,听到了烽火岁月里,驿站马蹄声响。新的三古驿站,以黄道周故居、海云家庙和黄梧宗祠为建筑原型,成“品”字形排列,驿站内摆放的闽南特色的农耕器具,向人们展现了“田园耕读”风貌。“黄道周故居”沿中轴线依次为门厅、天井、庑廊、正堂,面阔五间,正堂进深三间,抬梁式木结构,檐廊作卷棚式,悬山顶燕尾脊,闽南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天井中间摆一座边长3.78米的正方形石盘,护以石栏,称“天方盘”,盘面刻有纵横交错的1万多个小方格和8个同心圆。走进天井,看到“天方盘”,人们仿佛看到了黄道周在此聚精会神地演译天象。“海云家庙”原是漳浦县旧镇镇后埔边村的林氏宗祠,始建于明正统十三年(1447年),主体建筑三进五开间,设三个对开大门,庙内吊篮瓜筒、斗抱束木、大楣通梁、隔扇壁屏,精雕细琢,贴金彩绘,彰显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黄梧宗祠”始建于顺治十四年,三进式砖木结构,悬山顶燕尾脊。梁架斗拱精雕细刻、贴金彩绘富丽堂皇,取登科甲之意的蟹状斗抱,向人们昭示着黄氏先人之显赫。

  三古驿站是闽南文化生态产业走廊的一部分,重现了漳潮古道的驿铺风貌。站在三古驿站的广场上远望,视野开阔,碧绿连天,大片绿地舒展,让人觉得远离喧嚣,静止在时空中。

[责任编辑:福建省台港澳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