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漫步红嫂故里,只见一条条村道全部铺上古朴的石板路,村道两旁的农家小院,一律是石墙红瓦,掩映在绿树红花间,显得整齐美观。家家院子前几乎都种有樱桃树,红果如霞,随手可摘。沂蒙人好客,只要有人路过,主人就会热情地邀他品尝樱桃。
“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心向共产党,红心映朝阳,映朝阳。炉中火,放红光,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 这是在电影《沂蒙颂》中的插曲《愿亲人早日养好伤》,随着神州大地传唱那动人的旋律,红嫂故里扬名天下。
在小说《红嫂》中,红嫂把战士藏进山洞、熬鸡汤喂养战士的情节,也是那段故事的真实写照。后来淄博胶州京剧团根据这两篇小说编成了京剧《红嫂》,山东京剧团又进行了多次打磨,并邀请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梅派关门弟子、青岛京剧团团长张春秋出演红嫂,后来到了北京、北戴河等地演出,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得到了广泛赞誉。毛泽东主席说:“红嫂这出戏是军民鱼水情的戏,演的很好,要拍成电影,教育更多的人,做共和国的新红嫂。”
几十年过去了,这个红色的小山村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尘土飞扬的道路,干涸贫瘠的土地,忠厚老实的山村人一直处在贫穷落后之中。2006年,红嫂祖秀莲的重孙子张在召出任该村的党支部书记,他的上任,让这个沉寂已久的山村又一次扬名神州大地。
桃棵子村多山地,农田多分布在山岭上,缺水缺电,交通十分不便,村民增收困难。上任之初,作为一村之长的张在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下决心继承红嫂无私奉献精神,让山村变个模样,让红嫂在九泉之下得到安慰。但因村穷,生财无道,靠村的力量去解决全村人发展难问题是不可能的,只有争取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集合全体村民的智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他多次召开村“两委”和共产党员会议,商讨解决加快村庄发展的方法。他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立说立行,通过争取上级支持和自筹资金等方式,先后整修了4400米的上山机耕路,硬化村内道路2000余米,新建办公场所1处,对全村的电网实施改造升级,新建蓄水池5个,修建塘坝12处,极大的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在新的时代里,为发展桃棵子村经济,让村民过着富裕生活,该村在沂水县旅游局的帮扶下,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以“留住记忆,记住乡愁”为理念,按照沂蒙山区建筑风格改造提升65农家小院,发展农家乐经营业户54家;搞好村内乡村旅游慢游系统和大环境的营造,完成了16个自然村游路7公里建设,精心布置沂蒙红嫂展览馆、公社记忆大院、游客服务中心、红嫂墓之间的步行道2000余平方米,实现重要节点线路贯通。同时对村内长达1000米的小溪进行了改造,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状态下的山溪、涧瀑、水潭等水文景观。
近年来,在村两委的策划和规划下,桃棵子村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在村南发展核桃园区500亩,在村西、村北开发甜桃、大樱桃园区550亩。2016年,村里接待游客数量超过20万人以上,实现旅游收入60万元。2016年6月份,村里还成立了山东红嫂故里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并注册了‘红嫂故里. 鱼水情乡’品牌,进一步投资建设藏兵洞宾馆、朝阳洞瀑布群、军民鱼水情馆等项目,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以招引天下游客。
如今,这个具有红色基因的小山村,又再一次续写了辉煌,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特色村。(文/ 远方)
[责任编辑:福建省台港澳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