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9年第7期

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第十一届海峡论坛开幕大会在福建厦门举行

2020年02月10日 15:46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刘结一表示,紧邻厦门、交通便利,是金门在台湾地区各县市中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通过与厦门提升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率先实现同福建沿海地区通水、通电、通气、通桥(“小四通”),金门完全可以依托福建特别是厦门,用足用好大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将金门打造成为顺应当代潮流的经济发展新高地。这不仅对金门有利,对台湾地区整体发展也有好处。

  6月15至21日,以“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第11届海峡论坛在福建厦门举行,论坛涵盖青年交流、基层交流、文化交流、经济交流等4大主议题,聚焦基层民众和青年群体。超过10000名台湾县市和各界别民众报名参加本届海峡论坛,其中首次参加的台湾民众占40%、台湾青年占50%,参与人数更多、界别更广、活动更丰富,规模超过历届。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6月16日海峡论坛开幕大会上发言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海峡两岸引起强烈反响,两岸政党、团体、人士对话协商积极开展,台湾同胞来大陆发展热情更高。本届论坛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发表后两岸同胞首场大规模交流活动,是新形势下扩大两岸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的一次盛会,参与人数创历史新高,充分表明两岸经济交流融合的大势任何力量压制不住,两岸民众同根同源的文化纽带任何力量切割不断,时和势都在支持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力量这一边。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曾永权等在发言中表示,两岸关系纵然跌宕起伏,但总能拨云见日。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的“压舱石”。两岸同胞要迎难而上,积极投身两岸交流与合作的时代洪流,为维护台海稳定、促进融合发展、增进同胞福祉贡献力量。  

  自2009年开始,海峡论坛已成功举办11届,11年来,在这个专为两岸普通百姓打造的交流平台上,与福建一水相隔的台湾同胞,跨海而来,在论坛上与大陆同胞交朋友话心声、寻机遇谈合作、促融合谋发展,在交流交往中不断增进对祖国大陆的了解和认同,“两岸一家亲”的理念深入人心,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成为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

  刘结一谈厦金“小四通”和融合发展

  将为两地民众谋利造福

  第11届海峡论坛期间,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在厦门分别会见了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兼秘书长曾永权一行、新党主席郁慕明一行和亲民党参访团等。刘结一16日赴厦门五通码头考察厦金“小三通”航线运行情况,并与金门县长杨镇浯所率金门参访团代表进行座谈交流。

  刘结一表示,紧邻厦门、交通便利,是金门在台湾地区各县市中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通过与厦门提升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率先实现同福建沿海地区通水、通电、通气、通桥(“小四通”),金门完全可以依托福建特别是厦门,用足用好大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将金门打造成为顺应当代潮流的经济发展新高地。这不仅对金门有利,对台湾地区整体发展也有好处。

  刘结一说,我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造福台湾同胞,努力帮助金门依托大陆实现发展。受自然条件、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台湾地区面临缺水、缺电、缺地、缺才、缺工等结构性问题,金门发展也受到能源资源瓶颈的制约,现在福建向金门供水已经实现,通电、通气、通桥等完全可行,我们能做的前期工作都在务实推进。一旦条件具备,金门可以依靠大陆,实现基础设施联通和能源资源互通,这将极大地改善金门发展环境,增加金门发展的内生动力,开辟金门发展的广阔前景,让金门乡亲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希望两岸同胞共同努力,排除障碍,早日实现“应通尽通”。

  座谈会上,金门县各界代表认为,金门民众对“小四通”有高度共识,不仅期盼“应通尽通”,更希望“能通快通”。与会福建方面代表介绍了“小四通”进展和准备情况,回答了金门乡亲关心的具体问题。

  当天下午,刘结一还参观了闽台人才融合发展成果展,出席了台湾人才登陆第一家园论坛开幕式。

  “统一是两岸中国人的共同愿望”

  海峡论坛作为两岸基层百姓最大的交流盛会,在化解两岸同胞心理隔阂,实现两岸同胞间心灵契合,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以基层草根的力量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方面,不断注入新的助力。

  从第1届到第11届从未缺席的新党主席郁慕明,非常看重海峡论坛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他说,只有交流才能促进两岸心灵契合,“可见民间交流的重要”。1949年以来,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两岸一家亲”的血脉亲情从未被割断。“两岸一家亲”就是两岸同胞要彼此交心、以诚相待,一起携手共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台湾《观察》杂志社社长纪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郑重宣示‘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鼓舞人心士气,也指引了今后工作的方向。11年来,诸多重要的惠台措施在海峡论坛宣布,它已经成为台湾民众参与度最高、最期待的两岸交流平台,这也说明共谋统一是两岸中国人的共同愿望。”

  走过11年的历程,海峡论坛这个两岸民间基层百姓的交流盛会,拉近了两岸同胞的心灵距离,在这里,乡情、亲情越来越浓,两岸融合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这里还有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果,有大陆愿意优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的善意诚心。它为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积累了来自两岸的重要民意和民间力量。

  本届海峡论坛有五大特点

  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海峡论坛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钟志刚表示,本届论坛活动有五个主要特点:

  一是新增活动项目内容更加多元。本届海峡论坛根据两岸民众的需求,与去年相比新增、调整了部分活动项目场次。新增青年交流版块的台湾人才登陆第一家园论坛、“两岸一家亲·从小心连心”研学体验营、海峡两岸电子竞技邀请赛,文化交流版块的两岸文教发展论坛,经济交流版块的海峡两岸工商合作论坛等5项活动,以及同期举办的两岸昙石山文化交流活动、海峡两岸通关论坛、海峡两岸(漳州)乡村振兴交流活动、泉台青年交流汇等4场活动。同时,删减2场、合并2场设区市同期举办的活动项目,并将3项系列活动调整为同期活动项目。

  二是积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本届海峡论坛把探讨两岸融合发展“应通尽通”等时代命题融入活动之中,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和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精神。两岸智库论坛邀请台湾各领域代表,为推进两岸“新四通”、“三化”建言献策。科技专家论坛设立能源科技分会场,为广大台湾同胞的通电需求提供发声平台,探讨海峡两岸能源资源互通,为率先实现金门、马祖与福建沿海地区通电探索可行性方案。两岸通关论坛探讨实现两岸民生商品的通关安全和便利化,以及对两岸先进技术的通关合作,研究推动两岸行业标准共通,更好地服务两岸经贸往来。

  三是推动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本届海峡论坛在进一步细化落实中央“31条惠台措施”和福建“66条实施意见”,我省出台《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实施意见》背景下,首次举办台湾人才登陆第一家园论坛,继续举办两岸人才交流对接会、人才机构合作洽谈会等活动,延续举办共同家园和两岸小区、特色乡镇对接交流以及海峡金融、科技专家论坛等活动,为台青来闽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促进两岸在小区共建、乡镇对接、科技合作、项目投资等行业领域达成更多合作共识,实现更多项目签约,为台胞台企登陆发展营造更好环境。

  四是反映两岸青年和基层群体需求。本届海峡论坛向台湾开放500个网络报名名额,优先邀请没来过大陆或没参加过海峡论坛的台湾青年参加6条不同主题的活动路线,促进台湾青年对大陆的了解,关注大陆发展带来的机遇,台湾青年报名踊跃,人数远远超过名额。充分考虑台湾青年特点和需求,新增举办泉台青年交流汇,继续举办两岸人才交流合作、漳州青年交流周等活动,通过提供人才服务、实习就业岗位、创业平台,召开政策说明会等,为台青来闽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寻找两岸基层民众的“契合点”,举办红十字、气象、百姓论坛和基层治理、小区服务、同名村等多层次、跨领域并具有草根性“泥土味”的活动,促进两岸基层民众的交流交融。

  五是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届海峡论坛首次举办“两岸一家亲·从小心连心”研学体验营,开展两岸青少年航天航空、AI机器人未来课程、闽台传统文化学习等特色研学体验,新增举办两岸文教发展论坛,深化两岸历史教育交流合作。海峡妇女论坛将举办千人亲子诵读经典,同名村联谊活动举办两岸老中青三代集体婚礼,增进台湾同胞对两岸同根同源、中华历史文化、大陆发展现状的了解,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海峡论坛迈入第二个十年。过去十年,海峡论坛致力于深化两岸民间交流,拉近两岸同胞心灵距离,就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积累了来自两岸的重要民意。两岸交流正经历从量变到质变过渡期,民众渴望更全面,更实在,也更具针对性的交流平台。

  在此背景下,第11届海峡论坛呈现出的五个新特点,不仅是为迎合两岸民众交流的新需求所做的调整,也是这一平台不断成长和发展的结果。(之光)

[责任编辑:福建省台港澳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