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湛武术风靡武林
1949年,刘云樵随军去了台湾后,曾任伞兵大队长,翱翔于青天白云之上,意气犹不稍减。后调国防部人事室主任,诠叙鉴定赴台官兵之阶等。己觉案槽劳形,非所胜任。再转联劝总部,督造眷村,大庇诸军眷属皆欢颜。而刘氏清廉自守,书空咄咄,仍蜗居于台北近郊,景美镇头,日据时代旧市场,光复后以甘蔗板隔间,以为军眷临时宿舍之三间蔗板屋,一小方天井中。年未知命,即己慨然引退。
台北之新公园,为练武名所之一。传道其中者,不乏高手。六合螳螂在台唯一传人----张详三,课徒于兹,30余年如一日。1966年,偶与2名非武术界但经常到公园打拳运动的人士闲话,其中一人说:我们沧州刘云樵,如何如何……;另一则谓:应是我们天津刘云樵,怎样怎样……;详三莞尔笑说,道是“只怕是我师弟,俺们山东黄县的刘云樵吧!”而3人之中,唯沧州某实同乡,知刘氏在台,引见详三,两人握手恍如隔世。
名声一出,刘云樵从此不能隐居,稍稍与武林交游。其时,立法院中每逢周日,例为武术界聚会之所。其会议室某号,为太极拳学会活动之地。而共和厅中,则各派名手云集,有“聚义厅”之谑号。时论以为:“台湾的武术,台北最盛;台北的高手都在立法院‘开会’”云云。刘樵与与诸巨子交游,怅然若有所失……,便收下了三五个徒弟,严厉传授教习武术。凡经他启蒙和传授,不过数月竟判若两人。于是,引起人们的惊叹和钦佩,便邀请他参与武术之组织及活动。
当时台湾成立有技击委员会,由胡伟克将军主其事。当他看见刘云樵时大为惊讶,每数日必谋一晤以为快。又为引介蒋纬国将军,纬国惊问:“是跟我同守潼关的刘云樵吗﹖”
1968年,初膺重寄,代伟克以中华国术代表队副领队身份,手提劲旅,往访马来西亚宣慰侨胞,交流武林。刘云樵随行,并为马国之社会研究所筹募基金,在吉隆坡盛大义演,极获成功。1970年,刘云樵应聘赴菲律滨,在马尼拉开办太极拳、八卦掌,及昆吾剑班。因逢菲国水灾,更参加慈善义演,账灾救难。1971年6月,创刊《武坛》武术专门杂志,好评虽多,而经营之能力较差,至1973年因财力不济告磬结束。
然该刊附设之武术训练班,滋长茁壮;续以武坛国术推广中心活跃。其教练今在全岛20余所大专院校之武术社团任教。又因学生多系知识青年,出国升学、就职者多,以故武坛弟子遍布亚美欧洲,其中位高望崇者,殊不乏人。则于提升武术之格位,转换世人之观感,影响极大。
大陆实施改革开放后,刘云樵继续访求八极、劈挂之动机,热力久持不稍退。不仅到了沧州,而且还到了北京、上海;即使西北、东北之八极拳家,无不受访求教,或更迎赴日本。据统计调查,除陈太极拳外,八极实为最受欢迎之门派。溯其源始,刘氏实肇其绪端。
刘云樵应门人弟子之请,曾于1982年访美,1983年赴日访问。他在台北,亲自主持武坛中心之训练工作。每年寒暑两季,分中南北区,在埔里(中)、关仔岭大仙寺(南)、及角板山风景区(北)之集训,迄今仍为全岛注目之武林盛事。1992年1月24日,刘云樵因病卒于台湾,享年84岁。
此次台湾新北市重庆国中原校长许秋德及夫人陈素勤捐赠的文献是许秋德编著的《刘云樵大师全集》,所著全书分为《武坛宗师》《笑尘武集》《武道思想》《迷踪拳艺》等十册,内容包括刘云樵先生所遗武术手稿、相片资料等,进一步丰富了武术之乡的专题馆藏,对研究与传承武术文化,推动沧州与台湾武术文化的交流具有深远意义。(文/学武)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