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38年里,台湾诗歌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了哪些令人难忘的作品,有没有在诗歌成就上超越了洛夫、夏宇、商禽、痖弦的诗家?台湾诗歌的特点是什么?它还像上世纪80年代一样被大陆读者所喜欢,它还继续影响着大陆的一部分诗人吗?这些问题也不是一开始就想好的,但在不断的寻找和书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也就冒出来了。安琪后来提到她蛮喜欢周梦蝶先生的作品,叫人感到意外,周先生诗作中生癖字不少,古调和新腔交织在一起,行文颇为滞涩,这怎么会让近年来推崇口语诗的女诗人产生兴趣了呢。读了安琪的解读才有所领悟:“读《鸟道:周梦蝶世纪诗选》,觉出周梦蝶内心之敏感、丰富、细腻、浪漫、天真,觉出他视万物为知己的人生态度,觉出他的慧与悟,觉出他的古典修为与现代感,觉出他早已深得诗歌语言之妙趣……周梦蝶的写作如同台湾大多数前行代诗人的写作,都是诗化了的人生而不是他们正在过的人生,也就是,你从他们的诗中看不出一日三餐。这种诗作无疑非常精神,也非常符合人民大众对诗歌的想象”。边写边读,写的一方在有限的范围内,通过各种办法,让我们了解台湾现当代诗歌的优点,比如它的完整性、技巧娴熟、真实和优美等等。写的人还通过各种诗歌活动,认识了一些正准备写的诗人,又通过他们的举荐认识了几位新生代的诗人,等于老、中、青三代的诗人都找齐了,他们中有一些人的形象因为作者有直接的接触、对话,变得较为立体,比如非常优秀的诗人郑愁予、陈黎、颜艾琳、紫鹃等,有几位因为微信的缘故,虽未谋面,每天的对话也达到彼此认识,相互欣赏。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