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
龙岩市是革命老区,龙岩市新罗区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积极探索实践,已在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引用竞争机制上先试先行。
新罗区位于九龙江上游,在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区域,气候冬暖夏凉、日照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宜种植百香果。百香果产业具有投入少、产出快,经济效益可观、种植技术要求较低的特点,吸引了大量果农种植。
黄坂村通过实施“筑巢引凤”战略,开展土地流转,成功引入元邦农业科技公司发展百香果特色产业,并与之签订“暖心助贫”框架协议。该公司通过土地金、劳务金、技术金“三金”扶贫方式,在实施环节上优先租用贫困户土地、优先雇佣贫困户务工、定向发展贫困户从事电商销售客服员,集中解决了黄坂村贫困户土地闲置、无就业岗位、无创新动力问题,实现了全村贫困户扶贫全覆盖。
龙岩市早在2015年就制定了百香果产业发展规划,今年百香果产业被福建省农业厅列入种植业发展的重点,在省种植业工作要点中提出把百香果培育成为福建特色新产业。新罗区创新扶贫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产业开发,引导合作社、百香果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带动贫困户共同发展。
目前,新罗区除了黄坂村有连片的100亩以上的百香果标准化生产基地,还有小池镇培斜村、西陂街道紫阳村、雁石镇后路村3个基地。截至今年4月,新罗区共种植百香果面积已达1万亩,产量达5000多吨,实现产值5000多万元,扶持贫困户243户。
除了百香果产业外,新罗区在林下经济、旅游、定向养殖等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实践中也取得了新进展。该区扶持贫困户毛竹林垦复220户,养蜂贫困户59户;培斜生态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被列入全国“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带动帮扶13户贫困户入股;整合睡美人、石佛公景区等旅游资源,打造首条扶贫自驾旅游线路;与正大集团合作养殖羽肉鸡,带动4到8个贫困村脱贫摘帽。
今年46岁的陈国文,此前是大池镇的贫困户。老父亲常年卧病在床,无法出远门的自己只能在当地以打零工为生,直到近40岁才娶上一个有智力疾病的妻子。因为家贫,他们一家一直居住在上百年历史的祖屋。那是一座破烂的土坯房子,他说,每当雨季来临,家中常常是“天上下大雨,屋里下小雨”。2016年,大池镇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役,在村干部的引荐下,他谋得一份铁路安保的差事,工作地点就在本镇,工作两天休息两天,扣完医社保后的收入是每月1700元。对于这个工作,他很满意。
乐业不离安居,陈国文的土坯房一直是挂钩干部的心病。通过易地搬迁,当地村委支持他在集市附近建起了一座占地108平方米的新房子,包括买地总共投资16万元左右,政府扶持资金有14.9万元。2017年春节前他全家欢欢喜乔迁移新居。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