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加速脱贫
在脱贫攻坚活动中,泉州市以产业带动 多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加大力度扶持脱贫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以及参与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项目,实施“一户养一群鸡鸭、一户种一片茶果、一户有一人就业”的产业发展思路,力争让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都有1个以上增收脱贫项目,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机制。
近年来,泉州市建立脱贫人群家庭劳动力就业培训服务数据库,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村级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结合生态防护林建设,开发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岗位,进行就业帮扶。
与此同时,该市还结合“雨露计划”培训,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菜单式”“订单式”“定向式”培训,确保每一个贫困户至少掌握1项以上的劳动技能。尤其是支持脱贫户发展电子商务项目,推进贫困区域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贫困村农超对接、直供直销、连锁经营和农业众筹+互联网+精准扶贫+生产基地等新型流通业态。
拓宽扶贫小额信贷的资金渠道,为扶贫开发对象发展生产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的免抵押贷款的担保,解决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问题,是泉州市扶贫攻坚的一种重要手段。该市深入推进金融服务“不出村”工程,为低收入农户从事种养业、家庭手工业及发展农村服务业等提供优惠贷款。为贫困农户发展设施农业、特色种养业、来料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等提供小额贷款财政贴息。
与此同时,泉州市持续扶持一批村级收入较低的村发展村财创收项目,引导创新资产经营、资源开发、产业带动等村财创收模式,鼓励以村集体资金投资县城或中心集镇店面、厂房等固定资产,推进农村集体“四荒”整理开发,重点发展油茶、竹、林等特色产品。
泉州市还坚持应纳尽纳、应保尽保的原则,逐年提高建档立卡脱贫户的低保补助金额,并对低保兜底的脱贫户实行持续性兜底。提高农村特困人员和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及一户多残的残疾人等重点救助对象供养水平,确保基本生活。
此外,该市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健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中教育等资助制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结合农村C、D级危旧房改造工程及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年度实施计划,保障重点贫困人群住房安全和稳定脱贫。贯彻落实保险政策,为贫困对象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的医疗健康保障。(文/戈壁)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