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6年第7期

青年基层是主体 “九二共识”是定海神针――记第八届海峡论坛

2016年08月22日 17:14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第八届海峡论坛于6月11日在厦门正式拉开了帷幕,论坛大会于12日上午举行,出席大会的两岸嘉宾约1700人,其中台湾嘉宾1100多人,台湾各县市都组团参与,共有30多个界别和民间社团的代表参加论坛活动。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胡志强、新党主席郁慕明、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无党团结联盟荣誉主席颜清标等党派负责人,以及台湾多个县市的县市长、议长等嘉宾也率团出席了大会。从本届海峡论坛大会、青年交流、基层交流、经贸交流4大版块共19项活动中可以看出,无论海峡两岸局势如何变化,在“九二共识”这一定海神针基础上,两岸相连的血脉永远不会隔断,两岸民众的融合脚步依然不会停止,两岸民间交往的洪流永远不受阻挡。

  俞主席:要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12日在厦门出席第八届海峡论坛开幕式,就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台海和平稳定提出四大“要”素。

  他指出,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台海和平稳定,关键是要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他说,“九二共识”之所以成为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就在于它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根本性质,是两岸双方对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这一客观事实和现状的共同确认。坚持这一政治基础,两岸关系就能向着光明的前景迈进。?

  俞主席说,还需要持续扩大深化两岸民众交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基在基层,动力在民间。他表示,要大力支持、积极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合作,结合各地特色和民众需求,采取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尤其要多举办一些体验式交流,让两岸民众乐于参与、有所收获。我们相信,只要心心相印的手足同胞看准了方向,下定了决心,坚持不懈,两岸民众交流定会成为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锚头”,成为两岸同胞共同驶向美好未来的“风帆”。?

  俞主席所说的第三“要”素是需要两岸年轻人接续努力。他希望两岸年轻朋友多往来多交流,成为相互理解、共同打拼、携手前行的好朋友好伙伴,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推动者、建设者、维护者。

  第四“要”素则是需要两岸同胞坚定信心、倾心投入。俞主席指出,今年以来,两岸关系何去何从,牵动着亿万同胞的心。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一家人。家庭和美幸福、社会繁荣稳定、台海和平安宁、民族团结复兴,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把这一美好的愿望变为现实,需要两岸同胞共同作出努力。因应台湾同胞提出的希望在大陆出行更便捷的建议,俞正声还明确表态,“将尽快出台实施办法。”他的讲话得到台湾各界积极响应。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胡志强在大会上致辞表示,俞主席强调和平发展的话,“打到我的心里”。他同时表示,“九二共识”是维持海峡两岸和平的重要基础,它对台湾“没有伤害,只有帮助”。

  今年的海峡论坛,再度鲜明而突出地奏响“九二共识”,彰显出其对两岸和平发展于与稳定的关键作用。

  双创潮涌海峡 论坛搭建青创平台

  海峡论坛创办以来,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一直是其突出特点,面向青年、面向基层则是其活动的主体。

  本届海峡论坛,除了在大会上特意增设青年对话环节,其余无论是青年交流、基层交流、经贸交流,无不注重为青年和基层民众直接提供展示他们自己的舞台。如俞主席所言“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与年轻朋友的未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海峡论坛注重为青年的创业提供平台,尤其帮助青年人亦能分享大陆经济快速增长的红利。

  在海峡论坛开幕当天,俞正声主席就与两岸青年创业、就业和实习代表进行了长达2个小时的交流座谈。在座谈会上首个发言的创业公社台湾专区负责人郑博宇表示,俞振声主席重视台湾年轻人的想法。让郑博宇印象深刻的是,俞正声不仅专心倾听,而且一直在做笔记,并整理列出问题,一一与他们交流。

  厦门大学台籍学生杨芷华也说,俞正声很认真地听每一个人的发言,了解他们的问题,且及时作出反馈,让她感受到大陆方面对台湾青年的重视。她说,俞振声主席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很有亲和力,认真倾听、不计时间,这样的领导人很难得。

  在海峡论坛大会的青年对话环节上,有一位特殊的嘉宾——台湾青年游智彬。2012年6月,游智彬与台湾的100名大学生,一起来到浙江参加暑期实习,当年为实习企业抢下千万订单。他幽默地称自己是两岸交流的“既得利益者”,因为通过实习,不但积累了经验和人脉,还收获了爱情。如今,在实习中认识的大陆姑娘成为了他的太太,他也成为了到大陆就业发展顺利的台湾创客。他表示,相信台湾学生有较扎实的教育经历,通过在大陆实习,能够创造新的机会。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