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宫的建筑艺术
台湾鹿满港镇的“南靖宫”,历史上历经了多次扩建和修缮。南靖宫建庙初期时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建设规模比较小,到了嘉庆五年岁次庚申(公元1800年),因香火逐步鼎盛,宫庙已渐不敷使用,因此进行了扩建,成为当地一座较为雄伟和知名的宫庙。至道光20年(公元1840年)时,厦郊商人再次捐款对南靖宫进行了重修,在此后的100多年里未再修缮。南靖宫在经历百年风雨烟尘侵蚀,其建筑已是腐损严重,以至香火逐渐萎缩,直到1970年次年庚戌,在信众的倡议下,南靖宫成立了管理委员会,筹款再一次对南靖宫进行了重新修缮,历时一年多,于1971年岁次辛亥竣工,择当年八月十九晶,恭祝关圣帝君1810周年时,举行了隆重的遶境平安与入宫安座庆典活动。
当年南靖宫重修时,整座宫庙的建设规模虽然不大,但其建筑模式依旧保留着浓郁的闽南庙宇风格,有着鲜明的特点。建筑格局为二进一院单开间三门式格式,在建筑设计上注重体现宫庙文化艺术内涵,装饰风格丰富多采,注重了整体布局,层次分明,宫庙内的彩绘、石雕、书法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宫庙的入门处的内墙上镶嵌着两块石雕,为左青龙,右白虎,采用浮雕的形式,石雕功法细腻,工艺复杂,水平高超。
两侧内墙上,工艺石雕与照型千姿百态的人偶还有多处。梅、兰、竹、菊雕画,名家书法石刻,或驰马奔腾,或武艺超群的人偶,为南靖宫增色不少。宫庙内的梁柱上还饰有彩绘图画,演义着一个个历史典故,很容易激起观者的遐想,仿佛步入一座艺术殿堂,也使观者更增添几分对关圣帝君的崇敬。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