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借东风谱写产业升级新篇章

2015-04-28 14:32 福建日报

  ▲关检“一站式”查验场正式启用,对台湾地区输往自贸区的农产品、水产品、食品和花卉苗木等产品,都将试行快速检验检疫模式。 施辰静 摄

  自贸区时代来临,厦门企业在尽享改革创新带来的政策红利大背景下对产业行业的积极探索,谋求在全国行业坐标的重新定位随之展开。

  从大的产业方向上看,现代物流供应链产业、贸易产业、金融服务业、跨境电子商务产业、互联网企业、文化产业等率先受益,其物流运输成本、税收成本、报关成本大幅下降,由此而带动的产业谋动、产品创新、服务升级、利润率提升后的市场份额急剧变动,成效未来或可期待。

  数据显示,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现有5469家企业(其中外资企业438家),注册资本金441亿元(其中合同外资13.76亿美元),挂牌当天首批入驻的机构和企业有32家,在厦门片区投资贸易更加便利、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大批的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被强力激发,无疑将推动企业行业的转型升级步伐。

  物流产业

  发展空间大幅提升

  “在自贸区的高效便利条件下,物流产业的春天来了。”海翼物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汉说,自贸试验区推出的“分送集报”模式让企业获益多多,现在客户来仓库提货,从进口、提货到出区,基本上实现零等待,几分钟内就能够搞定,进来提货的车辆也不用排队办手续了。

  而模式的多样化及便利性,客户提货效率的提高,直接催生的就是发展空间的骤然变大。目前有意入驻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的物流和供应链公司已有30家左右,彭汉介绍说,随着市场扩大,很多企业愿意进入到这个行业中来,因为它的物流成本最低,条件最便利。彭汉说:“以进口100吨货物为例,一年下来,可节省的报关费用在50%以上,而公司的物流运输成本至少可节省40%-50%,极大地激发了企业活力,也让更多的物流企业看到了明媚的春天。”

  海翼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目前主营保税仓储、国际转口、区内结转等业务,是海关A类管理企业和国检进口预包装食品认证仓库,为客户提供商检抽样、存储、装卸、理货、分拣、包装、标签备案、标签加贴等操作服务。

  在彭汉看来,进口商品直销将是自贸区挂牌后物流企业赢得的最大发展机遇。“现在象屿已经在做了,海沧也在试点,尽管货品没有免税,但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彭汉说,首先确保一定是进口商品,有国检把关确保安全,而从采购方到经销商,最后到消费者,所有的流通环节成本都减轻,它的价格一定是最低的。这样整合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条,最终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一定是实惠、安全、放心的进口商品。

  金融服务业:

  业态创新构建区域金融中心

  今年1-4月,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引进企业516家、同比增长253%。其中,金融企业30家,包括银行金融机构5家,融资租赁、基金管理等类金融企业8家,文化产业2家,第三方支付公司2家,跨境电商企业5家。注册资本金48.5亿元,同比增长304%;合同利用外资1.73亿美元,同比增长476%。

  据厦门自贸办介绍,目前还有在谈项目162个,意向投资额380亿元。而揭牌当天颁证的首批入驻机构和企业有32家,其中就包括工商银行厦门自贸试验区象屿支行等5家金融机构。

  种种迹象显示,自贸区挂牌后将直接推动厦门金融业态创新、升级,目前自贸片区内一家跨国集团已经和厦门建行开展了首笔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厦门象屿也在原有的资产管理、第三方支付等平台基础上成立了金控集团,打造现代化、互联网化的类金融服务平台,在金融业态创新的路子上先行一步。

  分析人士认为,创新金融监管,积极开展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大力支持发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非银行金融业务和对台离岸业务、贸易“三合一”混业经营等业务,将是厦门金融服务业的未来大方向。

  进出口贸易产业:提升行业品质

  自贸区挂牌,对进出口贸易企业的触动无疑是最大的。据统计,仅去年1-9月,厦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7%,高出全市增速16.1个百分点;利用外资和注册内资分别同比增长203%和21.1%。而在自贸区落地后,作为享受改革红利最直接的领域,进出口贸易的再度暴增显然可以预期。

  主营进出口贸易、国际跨境电商、原油产品及其下游产品、矿产品等大宗贸易领域的润柯源(厦门)实业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谢陪滨说,按原来正常的国际贸易操作流程,产品从国外进口到国内要交三种税: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等。企业资金压力很大,投入比较多,公司运营成本相对较高。以润柯源经营的“荣耀”品牌润滑油产品为例,从国外采购就要支付全额的货款,到了国内,这些税费要先交纳。一个柜价值160万元左右,关税及增值税加起来要38万元左右。

  而现在,在自贸区的新政策下,先进口,销售后再交税。此举将极大减轻公司的资金压力,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提升了金融贸易的融资便利性。

  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史小姐表示,厦门自贸区成立后,在不降低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可以更大地让利广大消费者,同时反逼国内润滑油行业的生产者提高产品品质,推动行业发展,提升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互联网+产业:

  台湾商品打入大陆市场的新通路

  两岸移动互联网产业联合会在自贸区挂牌前夕在厦门悄然成立,其主要推动者正是落户厦门并首批进驻厦门自贸区的互联网企业之一赢时代。

  “办事确实方便了,公司在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海沧片区租赁了办公场所,注册了新的公司,注册过程享受‘一口受理、一表申报、并联审批、一照一号’的快捷服务,递交注册材料3天之后即领到了营业执照。而且服务好、办公环境好、客户咨询多。”短短几天,厦门自贸片区的服务外包产业园的举措赢得企业的交口称赞。

  “服务台湾O2O电子商务企业,将是自贸区挂牌后互联网企业首先可以做的一大领域。”赢时代公司负责人表示,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对台特色明显,将有大量台湾中小企业希望通过自贸区开拓大陆市场。而“线下展示,线上销售”的O2O模式将有助台湾商品打开进入大陆市场的互联网通路,协助其开拓市场。具体做法是,在自贸区范围内线下建立专用展示区域为企业提供展示橱窗和体验场所;线上打造现有的一站式电商平台,为台湾企业打通淘宝、天猫、京东、微信商城等多个重要电商销售平台。

  台湾的农产品资源丰富,而互联网农业服务将重点面向台湾南部农业生产者和农场业主,运用互联网思维升级农产品销售模式,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大陆消费者对台湾农产品生产的可视化,进而吸引消费者参与到农产品的生产种植过程中,实现消费者体验和产品附加值的提升。

  在业内人士看来,厦门自贸区大力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吸引大量的电商企业,甚至是电商巨头进驻自贸区,这些电商企业在自贸区内通过建立产业联合会、简化运作流程、获取政策优势等方法提升竞争力,或将使厦门的电子商务尤其是跨境电商行业“重新洗牌”。一些通过小包裹“小打小闹”的跨境电商将不再有生存的空间,进而推高厦门电子商务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最终使消费者受益。

  据悉,两岸移动互联网产业联合会成立后,将统筹规划两岸移动互联网和跨境电商两个产业的资源整合和平台运营,吸引两岸专业的创业孵化机构,对厦门自贸片区的电商企业进行系统的扶持。同时,联合会还将设立针对自贸区内创业企业的投资基金。基金将以市场化的方式筹集,通过专业的投资经理和基金运作顾问来挑选投资的创业企业。通过基金的运作,助力厦门自贸片区创业项目升级,使厦门自贸片区成为独具特色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创业孵化基地。(陈挺)

  相关链接

  1.招商

  近期厦门开展一系列针对性招商推介活动,如南美洲闽南同乡联谊总会厦门行、欧洲侨商自贸区行等活动,并利用厦门工业博览会开展了一系列自贸区推介活动。此外,还参加重庆云博会,向重庆市福建商会以及多家重点企业进行自贸区推介。

  2.项目

  密切跟踪服务重点在谈项目。目前,共形成自贸试验区内资重点在谈项目26项,总投资约81.2亿元;外资重点在谈项目31个,投资总额4.2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4亿美元。 (杨珊珊整理)

[责任编辑: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