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视点

文创产业,开拓一片蓝海

2016-11-07 09:30 福建日报

  11月4日在厦门举行的“互联网+IP衍生品设计产业大会”上,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范周告诉与会来宾,文创的春天来了!文创能不能开拓一片蓝海,关键在于能不能获得优秀的IP衍生品设计人才。

  博物馆的文创资源

  今年初,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后,以开发文博创意产品为核心的IP衍生品设计产业被推到了风口。

  2015年,故宫文化创意产品多达8700多种,销售总额突破10亿元,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已经突破7亿元。

  根据国家文物局年度博物馆年检备案情况,截至2014年底,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了4510家,比2013年度增加了345家。

  福建有5座国家一级博物馆,即福建博物院、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古田会议纪念馆、华侨博物院,有7座国家二级博物馆,即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福州市博物馆、泉州市博物馆、晋江市博物馆、漳州市博物馆、德化县陶瓷博物馆、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以及13家国家三级博物馆。

  这些,都蕴含着开发IP衍生品丰富的原始素材。

  新格文创的示范

  厦门新格文创集团对福建文创产业的发展无疑具有示范作用。

  去年年初,新格就已切入厦门华侨博物院的IP衍生品开发。华侨博物院是目前国内唯一由华侨出资兴建的文博机构,现有7000多件展品,之前和国内多数博物馆一样,与大众的互动方式主要通过收藏品展示。

  新格文创董事长苏晓东认为,华博最核心的展品其实是华侨华人精神,如果与现在的“一带一路”相结合,这条纽带还将成为沟通海外华人的一座桥梁。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站在文化创意的角度,无论是从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出发,博物馆都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华博未来的样子不只要有展览,还要能做好互动、体现内涵,要跟得上时代,是生动的,可体验的、可带走的。”苏晓东开发华博IP衍生品有自己的一套思路,“比如通过挖掘历史文化,每年梳理出一个主题,这样每年对外展示的产品就会有所不同。”

  在过去的几年里,新格在文创之路上已经走得挺远。据苏晓东介绍,新格玩过《白描厦门》,梳理鼓浪屿的人文历史,并根据画册内容开发出了一系列文化产品;创造了融合地道美食、历史人文和生活美学的鼓浪屿菜市场博物馆;打造AKP岛群,一个为在地时尚新青年提供购物、社交和活动等生活方式的新锐设计师集合店。

  不久前,新格与中信集团合作的晓学堂,在鼓浪屿开了虫洞书店,作为城市旅游书店概念的一次全新尝试。此外,新格还与新锐导演宁浩和徐峥分别合作,开发影视衍生品。

  另一个商业化版本

  厦门斯玛特集团则提供了文创的另一个商业化版本,它把3D打印技术和互联网融入了文创。

  对艺术家们来说,复制一个湄洲岛的“海神妈祖”塑像可谓费时费力,而斯玛特先通过三维技术把“海神妈祖”塑像转换成数据,然后根据基础数据采用3D打印设备把塑像复制出来,复制大小,复制多少,尽可随心所欲。

  斯玛特还有一个互联网平台“三维创客”,“三维创客”定位大数据交易平台,“海神妈祖”塑像数据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供付费下载或转让交易。

  斯玛特集团创始人杨德安表示,类似“海神妈祖”的塑像数据只是未来“三维创客”平台交易的一个品种,工业设计师的作品是另一个重点。

  “从艺术品开始,把它做成一个像淘宝一样的大数据交易平台。”这是杨德安的梦想,平台上还将嫁接一个众筹平台,工业设计师可以通过众筹给作品募集量产所需的创业资金。

  斯玛特还提供3D打印服务,艺术品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批量生产。

[责任编辑:赵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