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佑两岸 银同是归乡
16日上午,第24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在宁化举行,5000多名来自海峡两岸,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106个客属社团的嘉宾及宗亲代表相聚祖地,寻根谒祖。
5日,朱子文化讲坛报告会暨朱子文化系列活动在福建南平市举办。
朱子学是由朱熹集宋代理学思想之大成而创立的庞大学术思想体系,其经过后人的不断传承、发挥与弘扬,成为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的正统思想与官方意识形态,并广泛传播至东亚地区,在中国乃及东亚地区的社会政治、学术研究和文明发展等方面都曾产生过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与作用。因此,作为一种变化着的、充满生命力的学术思想体系,朱子学是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演变的,并且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及时代学术环境保持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朱子学,也称闽学,是以朱熹为代表的朱子学派政治、经济、理学、经学、历史、教育、文学、伦理、自然科学的学说。钱穆指出,“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观瞻全史,恐无第三人可与伦比。”朱子学说以“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恢宏格局、缜密精思闻名于世,并成为南宋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宋代朱子学作为与先秦孔子儒学双峰并峙的中国文化高峰,理应更是福建省传统文化的不二宝库。中共福建省委和福建省人民政府把传承、弘扬朱子文化作为我省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非常正确的。然而在新的时期里,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对于朱子学的学术研究,从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中吸取朱子学的优秀内涵,从而使得朱子学在新的时代背景里,得到更加切实有效的继承和弘扬,无疑是很值得我们重新思考的。
福建的文化名片是什么?海丝文化、朱子文化、闽南文化、船政文化、红色文化、妈祖文化、客家文化……想要一言以蔽之,实属不易。
闽台书院的发展,从地域来说,经历了从闽北向省会福州转移的过程;从文化形态来看,表现为早期的山林文化(地点、私学)向都市文化(地点、官学)的转移。清统一台湾后,古老的书院又跨越了海峡。从思想史发展的角度而言,书院与理学关系密切,故闽台书院文化的转移与跨越,同时也是理学重心的转移与跨越。在此进程中,有三所书院最具代表性,分别是朱熹的考亭沧洲精舍,山林文化的代表;清代福州的鳌峰书院,都市文化的代表;台湾的海东书院,则是福建书院文化跨越海峡的主要代表。
6月4日至10日,在国家“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期间,我市南词艺术发展中心26位演职人员,随福建省《朱子之歌》演出交流团,在台湾长庚科技大学、实践大学等8所大学开展为期7天的“福建文化宝岛校园行——朱子之歌进校园”巡回示范讲演与综艺展演活动,让台湾学子了解朱子文化故里南平大武夷的风光,以及朱子文化、茶文化,南词戏、南词曲艺、浦城剪纸等非遗文化。
近日,文化部向福建回复《关于同意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复函》,同意设立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实验区保护范围为“古汀州八县”,即包括现今龙岩市的长汀县、上杭县、武平县、连城县、永定区和三明市的宁化、清流、明溪三县。
在南宋出版史上,朱熹是一位极为特殊的出版家、刻书家。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21日在福州继续举行,表决通过了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条例》的决定。
“这儿书报品种多,比家里环境好。”近日,在宁化翠江镇综合文化站,50岁的马老伯正津津有味地看着书报。
日前,武夷山市五夫镇鹅卵石铺就的朱子巷,游客络绎不绝。人们感受着这条“朱子理学小路”的深厚底蕴,还会在紫阳楼边的“灵泉”流连,因着朱熹当年寓居时常喝此水的名气,大家都会掬一口泉水,借以沾沾“文气”。同在五夫镇,全国第一所以朱子命名的学校——朱子学校里琅琅读书声响彻校园。
8月13日,“祖地寻源”海峡两岸客家青年学生重走客家迁徙路广播夏令营圆满闭营,并在龙岩学院举行座谈会。会上,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市文广新局、龙岩学院有关领导专家,及参加这次活动的来自两岸的青年、学生、记者、专家互相交流,畅谈自己在重走客家迁徙路中的感受,以及对客家文化的进一步认识。他们表示,身为客家人,参加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能够使自己更深入地了解客家文化和祖地原乡的发展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