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3年第七期

客家族谱,在两岸交流对接中扩大延伸

2013年10月17日 11:31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突破:二度赴台展示族谱引起的反响

  台湾现有客家人450万,大都从闽西直接或辗转迁去,闽西是客家民系形成的地方,是客家人的祖居地。两岸客家血脉相连,同根同缘。

  上杭县客家族谱馆是因台而设,因台而兴。论及族谱馆成立至今的影响,莫过于两次赴台展示。

  2009年3月18日至4月27日,应台湾客属社团的邀请,首次海峡两岸客家族谱文物展先后在台北、台中、高雄、苗栗四地举办。上杭客家族谱馆整理出上百件国家二级、三级和一般文物、1950年以后的新修谱85姓124种197册、88姓氏展版129幅和60个姓氏多媒体电子读物,丁、邓、丘、江、李、陈、何、林、郭、黄、游、蓝、廖等80多个与台湾有直接联系姓氏族谱赴台。

  2010年5月5日至10日,时任福建省省长黄小晶率团赴台开展“走亲访友做生意”。9日,与闽台两地宗亲代表400余人共同出席了闽台宗亲交流和姓氏族谱展的开幕式。在为期一周的闽台姓氏族谱展上,117部205册旧族谱,6幅祖图,37部64册现代族谱,涵盖了闽台两地有着共同渊源的众多姓氏。上杭县客家族谱馆再度参与了其中。

  严雅英作为亲历者,时隔多年,回忆起谱展的盛况,往日的情景历历在目,动情地叙述娓娓道来。她非常感叹地说到,到了台湾才能充分感受到乡亲们的热情!谱展多象一块磁石呀,吸引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台湾乡亲到馆参观。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还是幼稚园的孩子、无论是客家后裔还是蓝绿阵营不同政见者,无不表现出崇宗敬祖、追根溯源的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

  客家族谱在台湾展出期间,台湾“陆委会主任”赖幸媛、高雄市长陈菊等分别向展馆赠送花蓝。国民党名誉主席吴伯雄先生设宴并与闽西乡亲合照留念。台湾“客委会”副主委刘东隆在致词时说:“这次展出非常有意义,能唤起民众追根溯源”。台中市政府官员林启正在致词中说:“台中市106万人口中,有20多万客家人,这次族谱展非常重要,对市民追根溯源非常有意义。”苗栗县县长刘政鸿先生表示,慎终追远,通过寻根,知道自己上祖从哪里来。所以,族谱也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先生指出:“这次族谱展出是对‘台独’分子、深绿人物、‘去中国化’的人最有力的痛击。”“不单为上杭、龙岩、福建、台湾,而且为国家作出很大的贡献”。

  两岸宗亲一谱牵。一位读大学的萧维中同学陪同他的父亲来参观,在展版上找到迁台祖的姓名后,很高兴地指着展版上的名字对父亲说:“阿爸,我们这支在这里!。”一位现住台北市的赖锦铢先生是赖氏入闽上杭始祖赖标的后裔,他带来家族史料,要求工作人员帮助他理清先祖从南靖迁广东海丰再迁台湾的世系。他说:“有人讲这次族谱展出于统战,我是不信他们的,寻找上祖,寻找根是我们后人的责任。”他用手机拍下了赖姓展版。4月19日,家住上杭县城东门中华路的76岁老人赖培兼拨通了失散60余年、现居台中的二哥赖培崐的电话,禁不住老泪纵横。为他们牵线圆梦的,正是在台湾巡展的上杭客家族谱展。

  了却了魂牵梦萦的心愿。让人感动的是祖籍广东蕉岭三圳镇龙虎村的涂文奎(桃园县客家会总干事)说,昨晚做梦,祖宗叫他今天来参观族谱展。果然在这展出的广东翁源《涂氏族谱》中接续他保存的手抄本族谱中的遗漏部分。一位邓先生对工作人员说,前天晚上,他梦到他的祖先身穿着官袍,在天上对他说,为什么还不见他?后来听说族谱展,立刻跑来,他在一幅邓姓的祖图像前站了很久,激动地说,他明白梦境的意义。桃园县宋氏宗亲会总干事宋海清,宋增雄叔侄俩,随带着宋氏族谱资料,急匆匆从桃源县专程赶到高雄客家文物馆参观展览,并寻求族谱对接。当他在族谱资料中查阅到其上祖谱系与其台湾宋氏谱系完全吻合,成功对接时,心情非常激动地说:“终于找到了,终于对接上了,几十年的心愿终于得以实现了”。

  见证了对祖地、祖先的认同。高雄市《汉声日报》执行副社长曾福祥先生在全面观看曾氏展版、电子读物和族谱资料后说,“自打我开始记事的时候,就听父辈们讲,我们家上祖是从福建上杭迁徙来台湾的。今天,老家上杭来人在高雄举办族谱展览,可喜可贺。我一定动员全家人和更多的高雄客家人前来观看展览,让他们更清楚的了解我们的上祖是谁,是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播迁来台的。”桃园县桃园市丰田大郡幼稚园的120余名小朋友在谢月玲园长和老师们的带领下,也来参观展览。在祖图展室,谢园长声情并茂地向小朋友们说:“我们的祖宗来自大陆,这些都是我们在大陆祖先的阿公阿婆,没有祖宗就没有我们,我们要尊祖敬宗,不要忘记根本。”对小朋友进行尊祖敬宗、不忘根本的教育,其场景令人动容。

  增加了两岸乡亲的互动和互信。曾两度回大陆寻根问祖并到上杭客家族谱馆查阅族谱资料的陈运昌,带着堂兄陈运栋所托著作《客家人》、《台湾的客家人》以及林为恭家族发展史、林为恭家族家谱等部分绝版书籍,委托族谱展览组工作人员带回上杭,赠予客家族谱馆。在闽台宗亲交流和姓氏族谱展上,福建省9个设区市的宗亲联谊会代表向台湾宗亲赠送了17姓的21部族谱。

  突破:从“博物馆”到客家缘文化中心的跃升

  采访期间,让我确实感到,客家族谱已成为上杭县的又一张闪光的名片。从客家姓氏谱牒室到客家族谱馆、从客家族谱博物馆再到客家缘文化中心,客家族谱在海峡两岸交流对接中不断扩大延伸。

  变化的不仅是名称,还有内涵;变化的不仅是数量,还有视野。

  2011年10月客家族谱馆更名为客家族谱博物馆。何谓博物馆?“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是201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2013年还是上杭县创建客家族谱收集、研究20年。20年,从无到有,积少成多,如今馆藏的已不局限在族谱,还有契约、祖先图、地方志、神明崇拜图等。

  准确地说,馆藏有149个姓氏2900多部2万多册客家族谱、2万多份的民国以前客家契约、近百幅客家祖图及客家神明崇拜图、1000多件客家地方文献资料(含客家文书、药书、医书、账本、道教手抄本、清刻本地方著作等)、客家民俗器物及客家方志等,其中,馆藏民国以前客家族谱五千多册,涵盖了闽台客家百家姓开基始祖族谱和完整的少数民族雷、蓝、钟等姓族谱,已基本建成以客家族谱为中心,涉及客家宗族文献、民俗器物文物为一体的藏品体系。

  博物馆留存的不光是历史记忆,还有人的创造力。

  上杭县客家族谱博物馆多年来从客家风物/姓氏源流/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发展/人口播迁/客家精神/客家习俗/客家信仰等方面开展研究。精心挑选出60位与台湾客家渊源关系清晰血缘关系密切的姓氏,悉心采编这些姓氏的上祖世系、族谱族规、宗祠祖墓、名人逸事、裔孙派衍等方面的图文,为的是台湾客家宗亲到闽西时有谱可考,进而有根可寻,有祠可拜,有墓可祭,以此促进海峡两岸客家的亲情和交流,为两岸同胞的认同融合作贡献。

  当我在客家族谱博物馆参观时,除了听取“根?谱?缘——客家族谱展”的讲解,还请求到库房对族谱原件、祖图及客家文物等进行拍照。闻着浓郁的樟木香味,流连在排列一个个铁片外壳、樟木内箱的库房里,光是这些樟木橱柜县里就花了40万元。联想到20年前从牛圈找来的那套“华氏族谱”,让人不由自主地抚今追昔,为客家族谱的命运跌宕,为时代变迁的物是人非,而慨叹,而感悟!至此,我突然明白了情怀二字的分量,20年如一日地守望,默默埋首在故纸堆里,用心呵护、探究、传播,用客家族谱为海峡两岸同胞架起一座心灵沟通和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上杭期间,我还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客家缘文化中心。那天天气炎热,但建设工地车水马龙,更加火热。

  我们抵杭的前个月,福建省委原副书记、省客联会会长林开钦率领调研组前往龙岩、三明,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尤权3月29日对客联会的指示精神和继续推进福建省客家祖地生态文化保护与建设“十个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调研。上杭客家缘文化中心就是调研考察的项目之一。

  客家缘文化中心位于上杭县城市中轴线——上杭大道南端,背靠石壁寨,面朝汀江,总规划用地面积为46.3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8.67万平方米,总投资15.38亿元,建设期为2011年—2015年。项目主要由客家族谱博物馆、文化中心(含演艺中心、影视城、科技馆、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展览馆、档案馆、客家缘酒店及广场等建筑群体组成。

  毫无疑问,客家缘文化中心是上杭县的文化新地标,而客家族谱博物馆则是客家缘文化中心整体片区的领军项目。拟投入1.6亿元,建设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封顶,2014年8月前建成。投入使用后将成为全球客家人家族史料收藏中心,客家民系迁徙、形成和发展展示中心,客家学研究交流中心,客家人祖源对接中心,成为客家人守护、传承、运用祖先珍贵文化遗产的基地。我注意到在其中心前多了两个字“全球”!如今,国际上许多城市都在打客家牌,但族谱则是上杭客家缘文化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族谱说到底只是关乎一个家族。严雅英当年不经意地走上这条路,她说做梦也没有想到如今会做得这么大!这是时代造就,是台海局势的大势所趋,是海峡两岸客家儿女的共同推动。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