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平潭综合实验区兴建“两岸共同家园”成为两岸有识之士的共识,两地的各项交流如火如荼地展开,海洋文化成了平潭与台湾的文化交流之桥。
文物体现海洋文化
平潭与地处台湾海峡的岛屿,素有“千礁岛县”之称。7000年前,人类就在此播下了文明的火种,几千年来岛上居民在这片土地上农耕渔猎,繁衍生息,在岛上留下了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遗产。在这些珍贵的遗产中,涉及到不同时代的海岛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实物资料,与渔农业生产、水利、建筑、军事、宗教、民俗以及人物等均有关联,无不体现一种海洋文化。
调查发现,平潭文物类型齐全:有新石器遗址、聚落址等古遗址;有名人墓,不同墓式、年代的古墓葬;有营寨、烟墩、古阜、海堤、桥梁、沟池、井、寺庙、祠堂、名宅等古建筑;有摩崖石刻、碑刻以及近现代革命纪念建筑物等不可移动文物。这些文物的时空跨度大,距离我们最久的当属代表着两岸最原始社会文化的壳丘头遗址,据考证至今已有7400多年的历史,是福建省最早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壳丘头文化遗址是福建省最早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平潭众多文物名声最响的一个,也是保护最好的一处,1988成为第一批平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落款的石碑的碑文上记录了2010年,6名南岛语族后裔乘独木舟横跨太平洋来闽寻根,把最后寻根问祖的地点选在了平潭壳丘头的事件。
长期以来,平潭沿海民居多为竹竿厝,石砌建筑,面积小且较为低矮,窗户小且开窗较少,不出檐或半檐。这与岛内风沙较大 且常遭台风袭击有关。另外,其生活区域也凸显海洋渔耕文化特点。
凸显海防文化、海岛特色的文物是平潭一大亮点。一些遗存的海防军事设施及其遗址为探索明清军事提供了直接的史料依据。然而,从调查结果来看,除少数因处于偏远山地有幸得以保存外,多处烽火台、营寨都已无迹可寻。尤其是一些明代的海防遗址损毁更为严重,亟待引起重视。
作为平潭近代文化的沉淀地,古街上的老厝年代久远,大多都已经吃成为了危房,有的已经不能住人了。一些地方一些古厝由于缺乏修缮和保护,日渐老化残破,茅草丛生,老厝的外墙已显得破败不堪,满墙的灰尘和蛛网随处可见。对此,在县“两会”上,一部分政协委员建议坚持保护为主的方针,全面开展古村落及文化遗产的调研和普查工作,对古村落、古建筑遗址、古文物进行全面调查、评估、摸清,加以保护。
展示台湾美食文化
加强平潭与台湾的文化交流已成为台胞的共识。随着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成立,台湾企业不断涌入,促进了岚台文化交融的新气象。不久前,台资企业康德公司表示,将于两年内斥资3亿元在平潭查综合实验区兴建8万平方米的台湾文化广场,以促进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和旅游开发。
人们知道,台湾小吃,味道之美、品种之多,令海内外旅游者引颈。由美食牵出的美食文化展现出华夏的文明。自从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后,品尝台湾小吃成了陆客的最爱。台资企业相关负责人在考察了平潭的发展时认为,能让两岸民众都能在这里品尝到台湾美食,将为这个“两岸共同的家园”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于是,康德公司在拟定兴建占地35亩的台湾文化广场时规划,为台湾中小企业主提供300多个摊位,打造吃喝玩乐一条龙的台湾夜市,以充分展示台湾的美食文化。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在夜市建成后,将请200名以上富有经验且在台湾经营较为成功的台湾本土商户落户夜市,以小吃带动人潮,推动世界各地流行商品汇集平潭。
台湾南投县县长李朝卿到平潭考察获悉台商规划在平潭兴建台湾文化广场打造成台湾夜市时认为,平潭这座距离台湾最近的岛屿,将成为两岸人民交流的“桥头堡”,把台湾最美好的小吃引到平潭来,一定会受到大家的喜爱。因此,他表示,将推介更多南投县企业家来平潭投资兴业,把台湾各地的驰名商标厂商引到平潭。
台商李云超认为,在平潭打造台湾夜市,展示美食文化,将进一步促进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和旅游开发。他表示,平潭综合实验区设立以来,国家不断予以政策倾斜来支持平潭对台先行先试,发展前景愈发看好两地的文化交流不仅提升平潭的文化层次,也将引来更多台湾游客。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