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3年第11、12期

海洋文化——平潭与台湾文化交流之桥

2014年01月07日 14:51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建立“两岸影视文化城”

  平潭地处台湾海峡,海洋文化是平潭与台湾文化交流的主轴,福建省作家、剧作家池敬嘉撰写的一部长篇小说《盗海》,即是海洋文化的体现,并为平潭与台湾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

  2005年的一项重大考古中,发现在平潭碗礁海底古代沉船并出现盗掘水下文物,有小型的日常生活用瓷,其中众多的优质品是史料记载的官窑瓷器,“土坯细腻、质地莹薄、釉色俱佳”十分精美,也可兼作观赏陈列瓷,有制作工艺非常特别,十分珍贵的葫芦瓶和大型瓷器将军罐等,其中一件蓝底白花的瓷器最能体现康熙青花的典型特征,被外国人誉为“中国瓷器的蓝宝石”。然而,随着出水文物的增多,盗掘水下文物的事件也不断发生。福建省作家、剧作家池敬嘉经过深入调查,根据这些情节撰写成一部长达45万字的长篇小说《盗海》,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天津广播电台立即购买了小说的连播版权,在全国播报,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据悉,《盗海》还将被拍成40集电视连续剧,引起了台湾有关部门的极大兴趣。

  参加《海盗》首发式的台湾两岸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张顺心认为,平潭有着大量美丽的自然景观,如果能拍一部以平潭风光为背景的电视剧,把这些景观融入到电视剧当中,让更多人了解平潭风光,促使他们到平潭旅游,将给平潭带来无限商机。为此,他表示,将力促《盗海》电视剧部分镜头前往台湾拍摄,并从中牵线搭桥,希望未来能在平潭建立一个两岸影视文化城。

  两岸合力打造贝雕文化

  平潭贝雕,是福建工艺美术百花园中一奇葩,灿烂夺目的贝雕文化记载着它曾经的辉煌。2012年10月26日下午,由福建映象海坛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与两岸(台湾)文化交流联谊会在厦门举行的第五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签约,总投资1亿元兴建平潭流水镇古船木雕. 贝雕文化创意园项目。

  平潭盛产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贝、螺、蚌、蛤等海产品,是生产贝雕的优质原料。平潭贝雕艺人采用拼贴法、浮堆法、坯模法、支撑法、镶嵌法和镂空透雕法等工艺,首创贝壳堆画,立体圆锥、嵌贝漆器、嵌贝盒子和花插等5大类200多个品种。既有刻划人物和动物形象的,又有描绘花草和山水的,多彩多姿,惟妙惟肖。平潭贝雕工艺厂创办于1955年,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贝雕工艺品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平潭贝雕工艺也曾有过自己的辉煌。平潭贝雕工艺厂工艺师创作的立体圆雕《骄杨颂》、《蚌女》及《套鹿》、《孙悟空大闹天宫》等作品都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产品销往国内20多个省、市及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型人物群雕《骄杨颂》由3600多片贝壳组成,高达61厘米,整幅作品构思新颖,人物生动,天然色彩淡雅协调,受到中外人士一致好评。

  然而,由于贝雕制作十分工艺复杂,培养一名贝雕工人又需要很长时间,年轻人普遍对这门传统手艺失去了兴趣。贝雕的手艺逐渐失传,致使人才青黄不接,许多贝雕厂纷纷破产,老艺人纷纷改行,贝雕这项工艺也陷入低迷。为抢救这门工艺,重新展示璀璨的贝雕文化,现在国家已经开始着手拯救包括贝雕在内的一批传统手工艺品,改善贝雕技艺的传承延续状况

  两岸(台湾)文化交流联谊会秘书长高美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贝雕,是一种独特的工艺美术,是一种通过传统绘画、雕刻、书法等古老艺术,辅以现代技术手段,把贝雕和木雕相结合,体现的就是一种文化创意。他表示,在平潭木雕·古船木雕项目中,将利用平潭本土的材料和艺人,对接台湾的文化创意,对接贝雕工艺生产制作技术,把平潭的贝雕木雕产业做大做强,使其成为平潭文化产业的一张新名片。”。(远洋/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