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社区”成为主流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 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要求,如何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在现有基础上,怎样才能让农村经济有更大的发展?
闽东福安市在广泛调查论证的基础上,从农村实际出发,建立了“一村一社区、协会+站点”的农村社区建设运行模式。“ 一村一社区”即每个农村社区的规模覆盖原建制村辖区范围。“协会+站点”的具体内容是,村成立由热心社区建设的志愿者参加的农村社区志愿者协会,协会下设有社区党员教育站、社会互助救助站、社区卫生环境监督站、社区民间纠纷调解站、社区公益事业服务站等,各村可根据实际,调整设立服务站,负责办理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关事宜。
农村社区建设的定位到底是在建制村还是自然村? 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福建省以及江西省的实验县(市、区)大部分农村社区都定位在了建制村。农村社区的定位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结合村民的需求。
江西省是全国开展村落社区建设最早的省份,但是江西目前结合农村实际,坚持以自然村为农村社区建设主要设置地域范围的基础上,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群众自愿的原则,对农村社区的设置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和丰富,各个实验县(区)还积极探索了“一村一社区”、社区设小区、多村一社区”等模式,从而摆脱了单一设置模式的束缚。”目前,这一经验在福建农村社区建设中得到了推广。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