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光书记(左三)和林贤市长(右一)陪同福州市长杨益民来调研城运会比赛场馆建设
2013年岁末走进福清市,有一个数字让人印象深刻。古时的融城以“七街三十六巷”形容其大,如今的新城相当于改革开放前的老城的40倍,足以说明城市的变化。福清城变大了,也变美了、变强了。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科学发展指标分别名列全省第3位、第4位。
中共福清市委书记陈春光是2011年6月履新到任,林贤市长到福清工作时间虽长,但担任市长也是在福清撤县建市20年后。
在新一轮改革全面启动之际,在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之际,福清如何在撤县建市20年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寻求新的动力、新的转折和新的突破,这是广大读者想要了解的。为此,笔者采访了市委书记陈春光、市长林贤。
一个定位融入大局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中共福州市委、市政府站在海西全局的高度,深刻把握“3820”工程战略精髓,深刻把握发展态势、发展趋势,做出了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
福清作为福州的“南大门”,已融入福州市的“一个小时城市圈”,又与平潭、莆田地域相邻、联系紧密,是加速福州与平潭融合发展、推进福莆宁同城化的前沿平台和重要枢纽。这是从地理方位上来考察,作为福清市党政主官,陈春光、林贤则认为,福清应当而且必须进一步融入福州新区建设,形成连片繁荣发展效应,进而促进福清与福州中心城区及平潭、莆田等周边区域的产业互动、基础共建、服务共享。
但以怎样一种战略定位来凝聚共识,拓展福清发展空间,更好地服务于全省、全市发展大局?
经过审时度势,认为福清的未来发展空间在于城市,后发优势在于海港。决定以“海港新城”的定位,在环福清湾和江阴湾区域再造一座现代化的海港新城,以此作为福清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临港开发的主阵地、城市建设的主平台。对于“三个主”,陈春光补充说道,也就是努力在“主战场”上当好“主力军”、打好“主动仗”。
福清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全市海岸线长达408公里,其中深水岸线117公里,可建5—30万吨级深水泊位100多个,是福建省“两集两散”和福州市“南集北散”港口发展战略中规划建设的深水集装箱枢纽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福清海港开发建设已有很好的基础,已建成江阴、元洪港区。港区已开通欧洲、西非、中东、美西、南非、韩国、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多条近远洋航线及内支内贸航线,2013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420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81万标箱。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