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工程”合力推进
福州新区建设突出的是规划引领,基础先行,产业支持,县域发展,体制创新和绿色发展,而福清海港新城开发开放,则是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实施活力港城、宜居城市、美丽侨乡、幸福福清“四大工程”。
应当说,陈春光书记、林贤市长的思路是清晰的,把海港新城转化为“四大工程”同步推进;措施是得力的,通过产业提升、城建提速、环境提质和民生提效,把海港新城建设得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建设海港新城重在激发活力。坚持内力和外力并重,把港城的活力激发出来。陈春光表示,这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在借助外力方面,福清的改革开放,起步于侨台,得益于侨台。今后福清还要坚持“以侨引台、以侨促台”的发展模式。在激发内力的方面,主要是发挥园区、港口、产业、民资四大优势。林贤特别强调了民资的潜力。福清人是国内最活跃的创业群体之一,现有近30万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办厂,积累了雄厚的民间资金。目前,福清居民本外币储蓄余额保持在500亿元左右。如何把这个看似在市外、实际上积聚在市内的发展潜力挖掘好、运用好,是中共福清市委市政府一直在着力抓的重点问题之一。
通过组织实施“回归工程”,建立回归创业平台,切实把融商的创业激情和各级的回归政策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了在外融商回乡投资创业的热潮。目前全市共有在产回归企业220多家,年产值近500亿元,在建在批的还有60多个项目,总投资约400亿元。坚持以内力和外力并重,按照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思路,不断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产业是城市地位和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在推进海港新城开放开发的过程中,福清把抓转型、调结构、促提升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大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通过高端引领、园区支撑、龙头带动和创新驱动等功能对接,进一步抓好融侨、元洪、江阴等工业园区建设,谋划推进闽台蓝色经济产业园、牛头尾港口产业区等新的园区建设,加快打造融侨电子信息、江阴化工新材料两个千亿产业园区和塑胶、食品、玻璃、机电、纺织、能源六个百亿产业集群。
在服务业发展上,针对福清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把工作重心放在发展高端商贸、城市综合体、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上,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层次提升。加快推进万达广场等4个总投资超百亿元的城市综合体、江阴银河国际汽车园、东壁岛旅游度假区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
在发展第一产业上,抓住获批全省首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的契机,继续抓好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国家级园区建设,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拓展农业,推动福清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