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故里”与“闽中新城”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位乳名“沈郎”的少年正在读书,抬头望着眼前的一方池塘,让他若有所悟、印象深刻。闽中多山,层峦叠嶂,却挡不住少年求知探索的目光。中国文化历来讲究“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为探“源头活水”,沈郎终于离家,踏上了游学传道的恢弘之旅。临别之际,他的目光回望静谧的庭院,清澈的池塘,最后久久凝望书房北侧的两颗小树,那是父亲带着他亲手栽下的樟树……
多年之后,沈郎长大成人,乾道二年(1166年)重返故地,见到半亩方塘,触景生情,赋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观书有感》。
这位少年就是日后被康熙皇帝誉为“集大成而续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的朱熹,尊称为朱子。老夫子名号颇多,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州病叟等等,但夫子的乳名只有一个,那就是“沈郎”。
880多年过去了,少年当年种下的小树,如今不仅高大健硕,而且还有闻名海内外的名字:“沈郎樟”。几百年来,云卷云舒,任凭风雨在树的年轮上刻下岁月的沧桑,它们还在静候守望远行的主人……两颗古树枝干参天,高约30米,树围分别为10.8米和7.8米。有清代诗人题诗赞道:“毓秀钟灵紫气来,香樟儒圣亲手栽。身价能留千古树,底须可作栋梁材。”
树以人贵,人以树名。用一个人的乳名命名一棵树,并被评为“中国樟树王”,并非偶然。同理,以一棵树的形式传颂一个人,亦非寻常。这是人和自然的一种默契!
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朱熹之父朱松任尤溪县尉,去官后寓居于邑人郑义斋馆舍。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在此诞生。另据传,朱子父亲朱松曾求人算命。卜者曰:“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不知这是真人真事,还是后人附会,但无论如何,朱熹后为旷世大儒却是事实。朱熹逝世后,宝祐元年(1253年)宋理宗赐额“南溪书院”,从此朱熹诞生地成为朱子理学的重要传播地。
当今之世,大兴人文旅游之风,名人故里之争时常乱人耳目。宣称“朱子故里”,也不只有“两省四地”,而尤溪之于朱熹,应当说毫无争议。多年来,尤溪县一直坚持着“千年古县,朱子故里”对外宣传,但是,怎样打好“朱子故里”这张牌?把“好牌”打成“好局”?考验着新一届领导班子。
尤溪地处福建中心腹地。大约九十年代初期,笔者第一次走进尤溪,同行的一位领导用了一个形象的说法,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将福建省的地图四面对折,中心点就在尤溪。据介绍,“闽心”地标坐落于县境内。故此,有“八闽心都”之称谓。
如果从精神层面解读“八闽心都”,亦可谓意味深长。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而理学则与心学相对,其中倡导心性理欲论,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又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理学是国学的瑰宝、儒学的精髓、中国人精神世界中的灵魂。日本思想史学会会长、大阪大学教授子安宣邦认为,在近代东方哲学中,唯一能够与西方在体系与规模上等量齐观的,只有朱子的哲学体系。在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今,朱熹思想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振兴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源头活水”。建设“朱子文化城”,实质上也是建设“八闽心都”的另一层蕴含。
随着向莆高速铁路、福银高速公路的开通,加上一条国道(316国道)、两条省道(304省道和206省道),同时厦沙高速公路已经动工,莆炎高速公路也即将开工,尤溪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抓住城镇化的机遇,尤溪提出了“中心修古城、两头建新城,建设千年古城中的闽中新都城;把城区建成景区、把节点造成景点,建设中华理学文化城朱子诞生地5A级景区”的新定位,改变“大县小城关”的发展新格局业已形成。
“闽中新都城”按照“东城、西城、中心城”的总体布局,依规划按步骤拉开城市框架。以“朱子文化城”载体,提炼朱子文化元素、文化脉络融入城镇建设与规划之中,让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共同凝结为城市的文脉魂魄,融入城市形态当中。在城乡建设发展过程中,坚持先规划后建设,邀请国内一流团队参与策划并具体设计,充分发挥朱子文化国际影响力和朱子诞生地、紫阳公园等独特资源优势,把朱子文化内涵融入、嵌入到各板块、各景点规划建设当中,努力在保护生态景观、雕琢建筑景观、重塑河滨景观和构建道路(街区)景观等方面下大功夫,打造公共空间体系;既着眼长远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又力争短期内改观城市面貌。
在外塑于形的同时,注重内化于心。县政协副主席、朱子文化研究会会长纪优梓告诉我,打造“朱子文化城”,看得见的文化景观要塑造,看不见的软实力要培植。编撰出版了《朱熹大辞典》、《朱熹在尤溪》、《大儒风范》等学术、通俗专著。研究会的另一项工作成绩是抢注“朱子”及“朱子故里”两个全类商标,其中“朱子”36类,“朱子故里”44类。引导特色企业使用“朱子”及“朱子故里”商标,目前已有2个产品冠以“朱子”商标,12种产品、15家企业使用了“朱子故里”的商标。将朱子文化品牌与尤溪县特色资源融合起来,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文化内涵,扩大朱子文化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