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看来,《海洋战略研究》出版恰逢其时,对于广大读者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都很有指导和参考意义。初读之后,作为晚学,不揣浅陋,认为该书至少有三点特色。
主旨鲜明,观点深刻。全书主旨鲜明,是从战略的高度,来阐述建设海洋强国的方方面面。在书目编排上,非常用心。调研文章不是按写作或发表时序排列,而是依据内容导读。开篇是《海洋强国的内涵》,开宗明义,将什么是海洋强国的内涵,从十二个方面明确回答,言简意赅。正因为指向明确,才有了后来建设海洋强国的“十条建议”。被中央领导和学者专家认为切中我国海洋开发和利用的现实和突出问题,是比较全面又有一定分量的建议。而在政协会上的大会发言和提案则按时序排列,由近至远。书中的这两个篇章,都把《像发展航天事业那样推进海洋探测与开发》放在最后,只是详略不尽相同。这样做,既有利于寻绎作者的思考轨迹,也方便读者全面、深化对其观点的理解与把握。在汇编这些年调研成果时,还收入陈明义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副省长的三篇文章。这既表明作者对海洋的长期关注,而且这三篇文章的观点如今重读并不过时,而且与前面调研文稿还有着内在的关联。
图文并茂,别有蕴含。这本书思想深刻、题旨恢弘、信息量大,但它又不是一般纯理论的书。在表述上,除了简洁明了,平实准确外,还力求形象生动。为了阐述海洋的重要性,他作如此描述:“如果说我国陆地960万平方千米是个小餐厅,那么整个地球2.5亿平方千米的公海就是个大餐厅,我们再不加快实施正确的海洋战略,将来当中国人从小餐厅走进大餐厅,很可能会发现那里没有我们13忆人的座位。”多么独到、生动的描述!陈明义强调的海洋意识不只是指重视内海,还应当包括外海。在表述上,同样形象,“蓝色国土”和“蓝色公土”。在地球表面71%的海洋中,有49%是公海,也称之为“蓝色公土”。由是观之,领导的文章也不都是语言呆板,也可以从接收者角度出发把话说得让人听明白、听进去、记得住。用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张力,还有助于缩短表达与接受之间的距离,得到更好地传播效果。此外,书中每一篇文章基本上都配发一幅或几幅照片,或调研、或授课、或参会……通过这些照片足以见证了陈明义这些年为海洋事业忙碌的身影,同时也反证了这本书调研成果是来自实际、来自海洋一线。由是亦观之,“为文必在养气”。只有接地气,才能养文气;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提炼总结出鲜活的、扎实的调研成果。
访谈补充,丰富色彩。陈明义5年多来执著为建设海洋强国建言献策,其声望、其卓识、其成效,必然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书中收入20多篇的访谈录,这既是陈明义向社会公众普及海洋知识、增强海洋意识、唤起社会公众参与建设海洋强国热情的一种渠道,同时也是社会公众了解这些调研成果背后的故事、进而认识陈明义的一扇窗口,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陈明义晚年在海洋战略研究上发力,成果斐然,但绝非偶然。这位有着27年大学涉海教学经验和28年从政经历的长者,能够大力为我国实施海洋战略研究呼唤,固然与他事业心和责任感有直接的关系,但与他的理论功底、见多识广、日积月累也是分不开的。时年72岁的陈明义是最后一年参加全国政协会议,但他对采访记者说,“我会一直研究海洋,为发展海洋事业呼吁”。看了这些访谈录,既丰富了全书色彩,又诠释陈明义人生的出彩。什么是厚积薄发?什么是老骥伏枥?看了这本书您大概就会明白。(戎戎/文[作家])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