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山东人,也是台北人。”台湾童话作家子鱼,向人自我介绍,“所以我有山东人的身材,台北人的细腻。”
的确,他继承了山东父亲高大的身材,由于勤于打篮球健身,以及擅长咏春拳、柔道,曾经也是橄榄球主力,健硕的肌肉常先于他的童话秀出来,让人瞪大眼睛想:作家也可以这么健壮,他的童话是用拳头砸出来的吗?也许是在橄榄球赛猛烈的撞击中“当”一个火花冒出来,灵感来了:“斑马因为吃得太饱撑破了黑色外套,遂有了黑白条纹。”或者是在投篮的时候,抢到球后撞开几个球友远距离投篮——“哐当”中了!灵感也跟着篮球掉下来:“青蛙来到布袋莲餐厅吃虫子盛宴,整夜打饱嗝:嗝!嗝!嗝!嗝!嗝!嗝!” 他的身材让他得以始终保持一个大男孩的模样,再加上他由内萌发的顽皮童心,很难直接看出他确切的岁数。如果有一天早晨,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变成一只黑熊,对,就是他自己写的童话中那只黑熊,他仍然可以穿上球鞋去小学说故事,校长老师们一致欢迎他下次再来,没有人会发现他变成了熊。因为他在说演故事的时候总是变来变去的化作各种动物甚至“阿飘”——鬼,让孩子们一惊一乍欢喜不尽,由此他被称作是台湾“说演故事高手”。我希望他下次还能变成妈祖娘娘来讲故事,最好玩了,他可以用健壮的手臂伸出兰花指,点向空中:“虔诚的男人哪,你要用心去寻找。”全场的人都笑翻了。
子鱼住在台北市万华区龙山寺附近,这一带是台北最早的发源地。那里有台北最大的果菜市场,我路过那里,被种种活色生香的市井气息所吸引。龙山寺和附近的艋舺街区还保留着旧台北的古早味儿,子鱼带我们一行人去买一杯街头咖啡(价格是福州的一半,却香浓可口),再到一家本地顾客挤到街上的卤肉饭小吃店,一人一份卤肉饭。我想知道,台湾人是不是可以三餐卤肉饭都不腻?到处都是各色卤肉饭店,里面总坐满人。不过,他最经常光顾的还是靠近新店溪的青年公园篮球场和社区图书馆。他的灵感大多数诞生于此。如果下雨无法打篮球或者逢到考试季图书馆满员,他就只好去华山创意园健走,健走也会有灵感:“午后,下起一场很细很细的雨,公园的步道都淋湿了。 我撑伞去散步,发现一群杜鹃花躲在步道旁跟我捉迷藏,它们偷偷的开花。其实,我早就发现,故意笑而不说。一只鸽子在草地上跳舞,我欣赏了一会儿,他那傻傻的样子很好笑。一朵木棉花掉下来,差点砸中我的头,我抬头看了一下。雨中散步发现二、三事,我觉得很愉快;雨中散步若没有发现二、三事,我也觉得很愉快。”
这么温柔细腻的文字,我想是来自于台湾母亲言传身教的浸润。父亲从山东来,1949年到了台南遇见母亲,有了这个大儿子。他将对母亲深厚的感情与刻骨铭心的怀念,写进童年回忆散文里。小时候,他们一家住在日式木房子里,那是日军撤出台湾后留下的住所,分配给军官父亲。周围还有兴建的其他军属房屋,形成台湾特殊的“眷村”。眷村成员主要来自山东青岛与广东广州。一到吃饭时间,各家婆婆妈妈的声音,用各种不同的腔调交织着,非常有意思。子鱼的母亲是台湾人,讲闽南话,在眷村反成少数语言。五湖四海的口音和饮食聚集在一起,从小习以为常,以至于他现在去一趟成都住半个月,就能像真正的四川人一样吃辣。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