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素有“福州后花园”之称的永泰县,通过制定实施众多举措用于保护山林、空气和水源,使全县环境质量指数均在99.8以上,县城区空气污染指数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地表水省控横龙断面、大樟溪水环境质量均符合Ⅱ类水质标准。该县于今年3月底正式通过了国家环保部创建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成为福建省第4个、福州市首个国家级生态县。
全县30多个省级生态村
永泰属于福州周边山区县,山峦起伏,绿浪涌翠,全县共有30多个省级生态村。号称“最美乡村”之一的梧桐镇西林村,村道整洁、溪流清澈,密密山林,郁郁葱葱,勾勒出一帧泼墨泻绿的山水画。
西林村过去是贫困山村,家家户户烧柴火,到处是乱丢的生活垃圾,呈现不堪入目的脏、乱、差现象。近几年来,通过对村容村貌进行整改,集中处理了生活垃圾,改变了村民长期来烧柴火的习惯,家家户户用上了液化气,使山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用上液化气后,村里实现垃圾集中处理,并因地制宜地分散修建了多个污水处理站,由植物覆盖,可实现根系处理污染物,使之成为“人工湿地”。同时,通过管道把每家每户化粪池排出来的污水进行收集后再送入污水处理站,再经过植物根系对里面的污染物COD氨氮进行吸收、降解,之后达标排放。
为保证水质达标,永泰县对穿城而过的大樟溪进行了重点监控和保护,不仅要求沿溪所有乡镇的污水都必须经过严格处理后再排放,而且对沿溪引进的发展项目更是严格控制,以确保大樟溪水质长期保持在二类水水质标准。
目前在永泰,像西林这样的省级生态村共有30多个,全县21个乡镇有9个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19个获得省级生态乡镇命名。
治理污染 绿韵环绕
自对外改革开放以来,永泰县利用绿色资源,大力发展旅游,取得了成效。地处永泰与莆田交界处的山上的著名旅游景区“云顶”,终年云缠雾绕,犹如人间仙境。云顶天池,清泉常涌,终年不涸。天池下,色彩斑斓的七条瀑布,就像从天上泻下的七彩布匹,每年吸引着大批海内外游客前往观赏。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996年在福州工作期间,对云顶风景区的评价是:“藏在深闺人未识,撩开面纱惊八闽。”
由于永泰县地处山区,长期来,交通不便、工业基础薄弱。正因为工业落后,客观上较好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当改革开放的大潮汹涌冲击这个地处偏僻的山区县时,天生丽质、风景如画的永泰县逐渐被世人所认识,并受到海内外旅游者的青睐。
随着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生态建设成为全球各国的重中之重。永泰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留给子孙后代的最大财富。为此,如何保护好原生态山水,成为永泰人生存发展的第一要务。2002年,永泰县正式启动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2011年获国家环保部命名。经过10余年的探索、创新与实践,中共永泰县委、县政府确立了“生态立县”发展战略。2011年,进一步提出“致力绿色崛起,建设美好永泰”的发展思路,把保护好生态作为永泰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后发优势。从此,“守住绿水青山就拥有金山银山”,成为永泰全县上下的共识。
近年来,为治理污染,让绿韵常年环绕,中共永泰县委、县政府对永泰母亲河——大樟溪及其沿途乡村进行了整治,并呈现显著成效。位于大樟溪沿岸的赤锡乡对乡镇政府所在地4000多居民的生活污水进行了整治,通过3条不同方向的污水管道,接入乡污水处理站,经过格栅井、水解酸化调节池、生物接解氧化池、二沉池、人工湿地床等多道处理工序,最终达标排放。赤锡乡污水处理站也于今年初建成,可日处理污水950吨,使赤锡乡80%的生活污水得到了处理。
与此同时,大樟溪沿岸还建成了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可日处理污水8000吨,大樟溪流域沿途乡镇也纷纷建成生活污水处理站、人工湿地及氧化塘等设施。2011年1月,投资3000万元的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投入运营,覆盖了包括城区在内的8个乡镇。其他13个乡镇按照“户集、村收、镇处理”的收运体系,确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环保专家到永泰检查时评价说:“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覆盖范围之大,全省少见”。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