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发展无污染企业”底线
“发展无污染企业”,是永泰县历年引进内外资发展经济死守的底线。不久前,一家大型养猪企业欲搬至丹云乡,已开展前期工作。虽然这家大型养猪企业将给永泰县经济发展带来可观的效益,但为了让永泰人永远享受山青水绿的生态环境,中共永泰县委、县政府做出了“宁可赔偿前期投入,也不能让它成为污染源。”的决定,最终予以拒绝。
永泰县虽然是个山区县,但对养猪企业管控极严,原则上一个都不批,全县养的猪加起来不到3万头,不如其他地方一个上规模养猪场数量多,以此赢得了达标的水质。与此同时,为让永泰人子子孙孙享受绿色的生态环境,县财政在收入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依然投入生态建设。据统计,仅2011年,县、乡、村3级直接投入生态建设的资金就达3.1亿元。
永泰县不仅生态优势日益凸显,而且注重生态保育。目前,该县已建立青云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姬岩省级风景名胜区、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并建立起11个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全县各类生态保育面积达111.5万亩,占国土面积的1/3。
今年永泰县有22项指标顺利通过验收,成为第一个获命名的省级生态县。但永泰人并不满足现状,现在全县干部群众正齐心协力,朝着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方向继续努力。
创造绿色生态效益
近年来,以坚守绿色创造生态效益闻名的永泰县,大力发展旅游景区建设,让城乡居民享受绿色生态效益。该县云顶风景区的开发建设,让周边5个村的村民享受到绿色生态效益。该县通过景区的持续开发建设,带动周边农村农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据统计,各旅游景区的工作人员80%以上都是周边村民。随着景区商贸一条街、酒吧、酒店的相继建成投入使使用,给景区周边的农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与此同时,由于通过生态县的建设,展现在永泰人面前的是无限的绿色商机。一些原来在外打工的人利用家乡的绿色看点,纷纷回到家乡在景区周边办起了餐饮店,开办了“农家乐”,有的干脆贷款改造自家的房屋经营起了农家旅馆,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著名的青云山旅游景区周边的村民原来因为青云山交通闭塞,倾所有的积蓄到县城买房,以当上了城区居民为荣。随着青云山旅游景区开发后,游客不断增多,家乡绿色商机显现,于是许多人不愿当城市居民,从城里搬迁回村经营乡村旅馆或“农家乐”餐饮业,不仅享受家乡的青山绿水,而且给家庭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生态旅游业现在已经成了永泰县的支柱产业。永泰县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先后引资50多亿元,开发建设了青云山、天门山、云顶等16个著名景区,建成御温泉、赤壁温泉度假村,建成和在建一批星级酒店等服务配套设施,逐步实现了由生态优势到经济优势的转变。随着旅游业获得迅速发展,永泰县开始注重生态旅游的转型升级,从原来走马观花式的休闲观光,到吃、住、游立体旅游体验,打造集生态观光、乡村体验、休闲度假、温泉健身、民俗宗教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链,不断提升生态游的内涵,让海内外游客游了永泰,便记住了永泰。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让永泰尝到甜头,近年来,该县游客年均递增20%,旅游产值年均增长30%。(嶙峋/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