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4年第11期

福建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心灵关怀

2014年12月26日 15:53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省,是著名侨乡,由于大量人员外出打工或出国务工和留学等原因,许多孩子都留在家中由爷爷奶奶带,成了留守儿童。这些缺少父爱和母爱的儿童留守家乡的教育和心灵关怀,成了社会的突出问题。福建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并给予心灵关怀,让他们得以健康成长。

  对农村留守儿童展开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夫妇外出务工,他们大部分人把未成年的子女留在家里,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戚代为照顾,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孩子父母不在身边,缺乏亲情关爱和及时有效的教育规范,极易产生自卑、孤僻、任性、固执、暴躁等性格缺陷,造成学习成绩不好,厌学、逃学甚至辍学。

  一些留守孩子在不良社会环境影响下,成了“问题孩子”。据统计,目前福建省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孩子所占比例已高达20%。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由于这些留守儿童长年不在父母身边,针对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福建省教育厅日前发文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开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条件的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倾诉信箱”等。

  据介绍,由于“留守儿童”短期或长期失去直接监护人,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大多数生活在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隔代家庭”中。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心理不能健康发展,出现厌世自闭、社会逆反、空虚、自卑、胆怯、没有精神寄托等心理问题。

  福建省教育厅为此发文要求,针对一些“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网络。

  根据通知要求,学校要开展符合“留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健康教育,化解心理压力,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有条件的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倾诉信箱”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通知还要求,各地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的教育和指导,建立“留守儿童”与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交流与沟通的“绿色通道”,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亲情专用电话或电子信箱,让学生家长与孩子定期保持联系。

  此外,学校应通过定期举行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据悉,目前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约有73.4万名农村“留守儿童”,占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16.3%。这些“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成为义务教育工作中的难点。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