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台湾的音乐才子多,但因为地域局限,加之政治缘故,所能表达的思想内容比较单一,台湾市场又小,靠作曲谋生的才子们就很难长期坚持在以商业市场为导向的音乐行业里。所以很多台湾音乐人最后都要远走他乡,寻找新的创作思路和音乐市场,要么只能改行。梁弘志的才情、格调与柳永相似,但因为生活在和平年代,又固守在台湾相对窄小的空间里创作,所以他缺少更丰富的人生阅历,也就少了更大的胸怀和眼界。柳永的词为歌伎所作,难免俚俗,但其实内心追求高雅,而且他并非只有多情,还有忧国忧民的一面。尤其柳永受朝廷之命去定海(现浙江省舟山群岛)任舟山正监盐场监官三年间,海岛盐民的困苦生活深深刺痛了柳永的心,他因此创作了很多反映海岛人民苦难生活的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煮海歌》:
“煮海之民何辛苦,安得母富子不贫?
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
甲兵净洗征熟辍,君有余财罢盐铁。
太平相业尔惟盐,化作夏商周时节。”
这首词对比他在青楼里写的缠绵情歌,让人看到了柳永的另一面。也就是说,流连在青楼里实在是无奈之举,一个落魄文人为了养活自己,只好与歌伎们厮混一起,以写词换得温饱而已。他历经艰难,终于谋得一官半职,便励精图治成为载入史册的清官之一。不仅如此,因为有了当盐官的经历,他的思想更高了一个层次,他的创作成就终得到了中国古典文学史的认可。柳永作为清官的那一面,应成为大家全面认识柳永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其浪荡半生的青楼生活相比之下,就变得灰暗渺小了。可惜大多数中国人只愿意谈他的风流史,却少知他担任清官的故事。
我确定,罗大佑和李宗盛有柳永、姜白石这样的忧国情怀,但不确定梁弘志是否有,也许他有,只是他润物细无声,也来不及说太多,便要像徐志摩那样“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吧。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