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闽台养老服务业的合作机制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建设研究所所长吴宏洛认为,两岸在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上虽有异同,但各有经验与优势,建构闽台养老服务业的合作机制,具有良好的实践价值。
他指出,台湾地区早于大陆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以“长庚养生文化村”为代表的养老服务业把供应链管理思想融入养老服务业,通过链式优化管理,打造“医、养、护、乐、健”一体化功能的养老院舍,作为成功的商业模式,展现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他认为,福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业正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借鉴台湾经验合作发展养老服务业独具“五缘”优势。闽台血脉相通,有着相同的文化、语言和便捷的大三通优势。以厦门市为例,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气候堪称养老胜地;从人文角度看,厦台两地有着深厚的人缘、地缘和亲缘关系。在台湾人口中,讲闽南话的占75%,讲客家话的占13%,两种语系的人口构成了台湾族群的社会主体。血缘相亲、语言相通、民情风俗相近,为两岸养老服务业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天然纽带。在台湾同胞中,还有不少老人因为历史原因年轻时离乡赴台,有着强烈的思乡情结和落叶归根的意愿。福建养老产业如果能够满足这些老人的愿望与需求,打造优质的养老产品,并提供完备的服务让更多台湾老人来闽养老,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服务项目。为此,通过创设闽台老龄服务业合作机制,可大大提升福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目前,大陆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产业蕴藏巨大商机。借鉴台湾成熟的养老产业模式,开展养老服务业合作正当其时,而文化同源性恰是闽台合作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文化基础。过去,由于各种原因,两岸养老产业所呈现的交集相对较小,人口老龄化为两岸养老产业发展及其模式借鉴提供了合作的动力基础,而不同时间序列下两岸整体养老产业在速度、质量和模式上的差异,决定了两岸养老产业在技术水平上的互补性,为闽台养老业建立合作机制提供了很大的产业空间。以照护产业见长的台资长庚医院在厦门落户,就是一个良好开端。
近年来,随着闽台经贸关系密切,养老产业拓宽领域、深化合作趋势可期。从大陆方面看,医疗康复等老龄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从台湾方面看,台湾服务业逐渐成为台商进军大陆的主流产业。老龄产业涵盖制造业和服务业,且以服务领域为主,闽台老龄产业合作前景十分可观。
当前,福建老龄服务业正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闽台两地可利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会展经济、品牌经济等新型业态推动老年市场的发展,充分发挥两岸产业与市场协同合作的优势,科学规划两岸老龄服务业合作技术路线图,优先发展养老服务和照料护理的产品与服务,以及健康服务业等重点行业;培育发展老年产品制造业、老年特色服务业、老年文化休闲旅游业和老年金融保险业等。专家表示,福建省可根据不同的产业资源禀赋,实施政策支持,推进闽台合作发展老龄服务业。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