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部立项启动于1996年的“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2005年实施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项目,组织中国20多个科研团队,历经16年联合攻关,在超级稻育种理论、育种材料创制、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等取得了重大突破。以原福建省农科院院长、中科院院士谢华安为首的福建省水稻育种团队,利用航天育种等高新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结合,培育出“Ⅱ优明86”、“特优航1号”、“Ⅱ优航1号”、“Ⅱ优航2号”、“天优3301”、“宜优673”等6个超级稻品种,累计推广数千万亩,带领中国水稻单产和总产再上新台阶,再创福建超级稻的辉煌。
农业部办公厅发布2014年超级稻确认品种
2014年3月17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布通知,正式公布2014年通过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名单。由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联合选育的“两优616”被确认为籼型两系杂交稻超级稻品种;由湖南洞庭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选育的“盛泰优722”被确认为籼型三系杂交稻超级稻品种。
“两优616”属中籼两系杂交稻品种,是高产、优质、广适应性完美结合的两系稻新秀,2012年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该品种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抗病性好、转色好、长势整齐等特性,2009-2010年,“两优616”参加福建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17.86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10.10%。
“盛泰优722” 属优质三系杂交晚籼品种,2012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具备产量高,米质优,分蘖力强,抗倒性强等明显优势,米质达到湖南省优质稻标准,大米外观品质佳,口感好。在2013年农业部组织的“盛泰优722”百亩方测产中,平均稻谷亩产达660.9公斤。
截至目前,由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品种共有111个,其中由中种集团成员企业选育、经营的品种多达12个。
闽超级稻育种和推广获重大突破
2014年9月24日,农业部委托福建省农业厅,组织专家组到尤溪县兰华村,对福建农科院培育的超级后备良种“两优616”进行测产验收。专家组实地考察了尤溪县兰华村137亩示范现场,发现稻面长势整齐平衡,叶色清秀转色好,未发现稻瘟病、稻飞虱危害。按照农业部申报超级稻品种的测产验收要求,专家组现场选取3个田块,采用收割机实割1673.5平方米进行测产。经脱粒、称重、丈量面积,测定稻谷杂质及含水率,亩示范方加权平均亩产达801.0公斤。
超高产水稻简称超级稻。1996年农业部立项启动“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2005年实施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项目,组织全国20多个科研团队,历经16年联合攻关,在超级稻育种理论、育种材料创制、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等取得了重大突破。
以原福建省农科院院长、中科院院士谢华安院士为首的福建省水稻育种团队,利用航天育种等高新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结合,采用理想株型塑造与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以选育强恢复力的超级稻恢复系为突破口,培育出“Ⅱ优明86”、“特优航1号”、“Ⅱ优航1号”、“Ⅱ优航2号”、“天优3301”、“宜优673”等6个超级稻品种,累计推广达数千万亩。
福建农科院培育的超级后备良种“两优616”,曾于2009-2010年参加福建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17.86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10.1%。根据超级稻品种的确认办法,2013年,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在尤溪县兰华村、永定县坎市镇、顺昌县福文村,创建3个“两优616”百亩示范方。
“两优616”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培育的优质杂交稻,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具有株叶形态理想、根系发达、生机旺盛、结实率高、丰产性和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米质优、抗瘟性较强等特性,成为该院培育的第7个超级稻后备良种。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