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华安院士获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
由于谢华安院士率领水稻育种团队的超级稻育种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于 2014年5月7日在京举行的“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推评活动中,他与袁隆平、李振声、李登海、郭三堆、张海银、傅廷栋、方智远、程相文、程顺和等10位专家,获得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的殊荣。是日,这10位功勋人物向全国种业界发出了《发扬种业精神、建设种业强国的倡议书》。
十大功勋人物是在各省推荐、初选、网络公示和网上投票的基础上,由农业行政、科研教学、技术推广、企业代表等方面专家组成的推评委员会,按照严格的投票规则,在投票前对候选人事迹进行充分讨论后,经过公开、公正、透明的程序产生的。
推选出的10位功勋人物具有广泛的行业代表性,是在种业育、繁、推领域贡献突出、事迹感人、知名度高、具有首创精神的种业界杰出典型。他们中既包括斐声国内外的“院士”育种家,也包括扎根基层科研院所的“草根”育种专家,还包括民族种业产业化的先行者。
谢华安院士研究团队创制的中国杂交水稻优异种质,选育出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汕优63”,从1986~2001年连续16年成为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遍布16个水稻产主省,累计推广近10亿亩,增产稻谷600多亿斤,足够全国13亿人口吃上2个月。为此,“汕优63”在东南亚国家被称为“东方神稻”。 谢华安院士团队配制的杂交水稻恢复系“明恢63”,1984~1996年配组选育出推广面积超10万亩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有18个。
进入21世纪以来,谢华安院士团队育成通过省级和国家级审定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有36个,其中5个被农业部认定超级稻品种。研制的一次播种、两季收获的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多次刷新再生稻世界单产纪录,而且每亩节本增效500元。
“建设种业强国”倡议书发表
为在水稻育种领域能取得更大成就,加快种业强国建设步伐,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2014年5月7日,中国水稻育种领头羊袁隆平、谢华安等全国十大种业精英向全国种业界同仁发出了“发扬种业精神建设种业强国”倡议书。
倡议书指出,中国种业经过60多年、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为我国种植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广大种业人在奋力拼搏中形成了我们中国种业的精神,这就是:执著梦想,合作创新,奉献种业,强国富民。
倡议如下:
一、执著追求梦想。我们中国种业人的梦想,就是选育优良的农作物大品种,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振兴中国种业,建设种业强国。为实现这个梦想,我们种业人要在成绩面前不自满,乘胜前进;在困难面前不放弃,奋力拼搏;在挫折面前不退缩,百折不挠。要执着追求,坚定不移,自强不息,将青春年华和热血汗水献给中国种业,要不达目的誓不休。
二、坚持合作创新。合作是我国种业发展的优良传统,是强国战略的关键举措,体现了我们种业人的大局观念、协作意识和开放心态。创新是种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体现了种业人改革进取、敢于超越的意志、勇气和智慧。我们要在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加强合作。通过合作创新,保持并发扬我们自身优势,实现合作共赢;通过合作创新,学习并借鉴国外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三、甘于奉献种业。扎根热土、勤劳苦干、胸怀祖国、献身种业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种业人平淡而高尚的品格。展望未来,建设现代种业新征程,更需要种业人甘于奉献、耐得住寂寞、不畏清贫,着眼大局、立足长远,胸怀农业发展,心系农民增收,有敢于超越的意志、勇气和智慧,奉献一生,无怨无悔。
四、服务强国富民。这是我们种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种业人追求的崇高目标。我们种业人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借鉴一切先进成果为我所用,不断满足农业发展之需,为建设种业强国服务。坚持确保用安全和种业安全,把握农业发展主动权;坚持主攻单产,挖掘品种增产潜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坚持提升品质,促进种植结构调整,通过良种良法配套,服务农民增收致富。中国人饭碗里主要装自己产的粮食,生产粮食主要用自己培育的品种。
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指明了现代种业发展的方向,开启我国种业发展的新篇章。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倡议表示,将着眼种业创新,聚焦体制改革,是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的再推动、再落实,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为建设种业强国努力奋斗、再创辉煌。(戈壁涯/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