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5年第5期

周骏声如何开拓他的创新农业?

2015年06月17日 11:20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跨越海峡推广农业新品

  从印尼回到台湾后,拥有7年海外农业扶贫工作经历的周骏声,接到了当时希望到大陆投资的台湾农友种苗有限公司邀请,说是希望他能加入这个团队,一起跨越海峡到西岸创业。因为台湾农友创办人陈文郁先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要让所有的炎黄子孙、海峡两岸的人民享用到农友研发的新品种,于是,周骏声欣然接受了台湾农友的邀请。

  周骏声随着台湾农友团队考察了广州、厦门、西安、上海、武汉、北京等各大城市,最后定下在厦门创业。他以为厦门的人文生活环境、语言环境与台湾相似,台湾的农业技术人员来到厦门后能更快更好的适应。与此同时,厦门地理环境与台湾相似,台湾农友研究的种苗更适合厦门的气候和土壤环境。此外,因为厦门是大陆的特区,给了台商很多的优惠政策。为此,台湾农友希望以厦门为据点,逐步向大陆各省、市(自治区)延伸。1989年,厦门农友种苗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他出任总经理。

  台湾农友种苗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瓜菜、花卉的种苗及研究开发新的种苗品种,至今走过了38年的历程,从一家小小的种子店发展成一个集团,周骏声也伴随着企业一起成长。厦门农友种苗如今已经在上海和西安成立了研究农场,主要针对温带气候研究新品种,与台湾农友研究的亚热带种苗相互补。

  周骏声告诉记者,初来大陆推广种苗新品种特别困难,刚开始厦门当地农民对新种苗的价格不认同,主要是认为太贵。不论是说服农民栽培新品种,还是让市场消费者接受新品种,都是个漫长的过程。上世纪90年代初,周骏声向当地农民推广栽培小西红柿这一新品种时,几乎不被接受。当时一克小西红柿种子的价格与黄金一样贵,有农民戏称,这是在卖黄金啊!而且大陆种植的西红柿个大,公司推广的是像樱桃般的大小的小西红柿,当时市场上还没有出现这么小可以当水果吃的小西红柿,当地农民认为西红柿个头小不能做菜。因为习惯生产传统西红柿品种的当地农民资金有限,谁都不敢冒险种植这一新品种。

  于是,周骏声带领他的农技人员亲自到田间栽培小西红柿,分送给当地的农民品尝。另一方面积极宣传小西红柿食用概念。3年后,他的耐心与诚恳终于让当地小西红柿产生的经济效益。当时1亩水稻的产值是两三百元,而一亩小西红柿的产值却是7000~12000元。巨大的收效差异逐渐打消了农民的疑虑,开始种植这种小西红柿,农友又把团队研发出的这种小西红柿命名为“圣女果”,如今已经铺开了市场。在千禧年来临时,农友又研发了另一种小西红柿品种,周骏声亲自命名为“千禧果”,经过两三年的推广预热期,“千禧果”这两年已经在上海、山东等地市场上出现了热销。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