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陆新娘一行中,我选择齐兰英作为采访对象,随后被同行的作家取笑,说我专挑美女。不错,齐兰英在抵达厦门的大陆新娘中,是长得比较漂亮的一个。但我之所以选择她,是由于她来自浙江诸暨,而我是浙江慈溪人,只因为浙江老乡的这点交集,才选择了她。
接触齐兰英后,立刻就会发现,她不论说话的语调,还是言语中的用词,已完全是台湾人的作派。在她身上已经找不到一丁点儿浙江老乡的痕迹。她也承认,尽管现在每年都不止一次回到大陆,但她已经不太习惯大陆的生活。到了大陆,她会感到手足无措;返回台湾,反而会觉得得心应手。即便是在诸暨家乡,与亲朋好友相聚,她对他们的大声说笑会嫌吵,这时,她就悄悄地离开。
这也难怪,齐兰英1994年去到台湾,迄今已有整整20年。齐兰英是在海峡两岸解冻后,从大陆到台湾定居较早一批人中的一个。20年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不光是语言上的变化,那么,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呢?这不仅是笔者、而且是广大读者想了解知道的。
牙医助理与牙医
1987年,台湾岛内掀起了“老兵返乡运动”。老兵用歌声、用标语、用故事、用亲情感动了整个台湾,甚至引发香港、大陆媒体同气声援,据说就连蒋经国也动容了。
1987年7月15日,台湾当局宣布解除实施了长达39年之久的“戒严”,并废除因实施“戒严”而制定的30种相关“法规”、“条例”。“戒严令”的废除,为两岸关系的解冻提供了可能。当年10月14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了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的方案,允许民众赴大陆探亲;除现役军人及公职人员外,凡在大陆有血亲、姻亲、三等亲以内之亲属者,均可申请到大陆探亲。同年10月16日,大陆回应公布了《关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接待办法的通知》。至此,海峡两岸长达38年的隔绝状态的坚冰,终于被打破。从此,与亲人阔别40年之久的台湾老兵,开始了返乡探亲之路。
齐兰英的爷爷回来了,伴随着返乡探亲的老兵大军,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诸暨。故乡山水固然能够慰藉沧桑的内心,但毕竟“少小离家老大回”,对故乡的生活习性已难以适应。只是年事已高,需要有人照顾。齐兰英兄弟姐妹8人,举家合议去台一人,照应爷爷的饮食起居。
时逢台湾当局关于《大陆亲属来台依亲居留定居许可办法》出台。“依亲”是台湾特有的用语,是直系亲属来台定居。
齐兰英踏上“依亲”政策的头班车,27岁只身来到台北。
说是照顾爷爷,也有来台找工作的目的。斯时,大陆与台湾的悬殊还是蛮大的。齐兰英说,那时大陆的薪水只有100多块人民币。
人地生疏,找个工作哪有那么容易!台湾当局对大陆妹在就业上实行歧视性规定,如将她们就业的范围限定在“制造业、家庭帮佣、看护、营造业”等4个行业,因此,大陆妹要获得工作很难。
齐兰英心态很好,不懂就学呗!初到台北,从学习开始。电脑、英文、日文……好学的她,频频转场于各个培训班之间。
先是朋友介绍,在一家百货公司当销售员。做了4个月,觉得这份工作并不适合自己,因为她在大陆学的是护士专业。她想了解一下,台湾医院的环境。
她从看护做起,第一个看护对象是保险业务员,不料,一周的看护时间却为她今后人生轨迹的转折留下了伏笔。
利用做看护,逐渐与医院上下混熟了,因为形象好,就在门诊护士谋得一个职位(相当于大陆的导诊),在那家医院呆了两年。
两年后,爷爷病故了。
她想改换一个环境,就辞去医院工作,应聘台北市一家牙医诊所,担任牙医助理。未曾想到,在那里遇到了她生命中的贵人——牙医。
牙医是个儒雅、有涵养的成功男士。既是牙医,又是诊所的老板。初来乍到,齐兰英隐瞒了过去,既暗示自己是大陆人,又只说自己是外省第二代。这点小伎俩很快地被识破,还好啦,牙医包容了她。
牙医对她很好,教她很多,从做人道理到牙科技术,她那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时至今日,她还念念不忘。
牙医家里有间书房,四壁全是书籍,牙医每天有时间都会在那里看书、上网。谈到牙医爱书,齐兰英说起一个好笑的故事。
与牙医混熟了,一天休息,牙医说,今天带你去一个地方。什么地方?她问。他卖关子,说,你去了就知道。
在台北地标101大楼旁,有一栋建筑,远远看过去外观像是宾馆,牙医遥指那栋建筑说就去那里。齐兰英突然若有所悟,识破了牙医的别有用心,急忙退缩地央求:“不要啊,不要啊!”牙医笑了,执意带她进去。“我的天哪,是诚品书店!”齐兰英为自己的无知羞愧,更为自己的无端猜度而无地自容。
牙医循循善诱,101大楼是台北地标,那么诚品书店则是台湾文化坐标。台湾著名作家、舞蹈家林怀民就曾说过:“台北可以没有101,但是不能没有诚品。”如果说诚品书店只是读书人的情有独钟,那就错了。人口仅有2300多万的台湾,每年却有1.2亿人次光顾诚品。
牙医还讲了诚品书店的创始人吴清友的创业传奇故事,拿吴清友的话来说:“我不是在开书店,而是在推广阅读。”几十年的推广成就了业界的一个传说,也成就了台湾人温文儒雅的气质。人只要置身其间,心就自然沉淀下去,然后慢慢地悠然绽放。谁曾想到,当牙医滔滔不绝讲述吴清友的传奇故事,却为齐兰英日后的边学习边创业埋下了心灵种子。
难怪牙医隔三差五就要光顾诚品书店一次,每次都会拎两袋子的书回来。他在成长自己,也在影响他人。齐兰英能够感受到,他在用心培养她,她也在用心维护他。她感恩,懂得投桃报李,但凡有顾客进诊所,她都会介绍最好的做牙材料、材质,这就为诊所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牙医当年给她每月5万元(新台币,下同)薪资。这是怎样一种水准?台湾新毕业的大学生薪资多为“22K”。 22K?这是台湾用语。别误会,这个名词和金属纯度无关,谈的却是真金白银——台湾的大学毕业生起薪。从2009年3月1日,台湾当局启动的一项就业辅导计划。由台湾当局向部分大学毕业生提供每月2.2万元薪资并外加劳动健保,辅导他们进入职场,实习工作为期一年,俗称“22K”。一年期满,干得好的,也就是25K、28K不等。由此看来,50K是相当丰厚的。
50K,可以让她衣食无忧,优雅地、有尊严地活着。莫说当初,即便现在;莫说在台的大陆人,即便是台湾的同龄人,这个收入水平都不算低。
最重要的牙医是单身。两个孤男寡女,朝夕相处,势必日久生情。
齐兰英说,是政治偏见阻碍了她,也是政治偏见成就了她。
水到渠成,瓜熟蒂落,齐兰英在牙医诊所呆了5年,爱情长跑到了修成正果、到了谈婚论嫁的时机。不料,遭到牙医的母亲反对,为什么?只因为她是大陆人!
与其是儿子听从母亲的话,不如说是儿子政治立场的所致。牙医是“深绿”,对大陆有偏见。齐兰英补充道,牙医虽不排除我,但他排斥大陆人。
海峡两岸的政治分歧,不仅影响了两岸的融合发展,阻碍了国家和平统一进程,还分割了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其实,政治偏见还让牙医失去了很多的机会。2007年牙医第一次来到北京,敏锐的商业嗅觉萌发了投资大陆房地产业的动议,也是由于母亲的阻止,使他至今还不时后悔!
牙医母亲的反对使得齐兰英很受伤,看不到生活的未来。她说,这意味着我在牙医诊所只能充当牙医助理的角色,虽然待遇不错,但永远是给人打工角色。假如我不能成为诊所的老板娘,那么,我在诊所永远没有地位,也就没有未来。如果我现在不乘年轻寻求新的工作,那么,到4、50岁,有此心却无此力了。我孤身一人来到台湾立足,必须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靠自立获取财务自由,靠打拼赢得社会尊重。
心有动就行动。齐兰英决定离开诊所,另谋生路。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