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5年第9期

舒琳:福建省有序推进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

2015年10月27日 10:41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加强对全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发展的技术指导

  这位省文物局领导对福建省重视保护利用全省古村落的措施表示满意。她说,近年来,福建省住建厅、省文化厅成立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发展专家服务团,加强了对全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发展的技术指导服务。福建省文化厅成立了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作省级专家组,为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文物保护规划编制、文物保护工程技术方案编制、文物保护工程实施、文物展示利用等提供技术咨询。同时,每个村落都安排了一位文物保护工程专家,对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进行指导。

  “在对古村落保护方面,福建省文物部门注重从立项、勘察设计关口把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的质量关。”舒琳说,省文物局组织福建博物院文保中心、省建科院等勘察设计单位和文物保护工程专家,在对传统村落保护的项目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组织编制整体保护方案和工程技术方案。她表示,为有效提升保护工程技术方案编制水平,2014年8月,省文物局还举办了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高级研修班,邀请了张之平、王立平、尚国华、张宪文等知名专家来闽授课,省文物保护工程专家库建筑类专家、甲乙级勘察设计单位技术骨干、各设区市文物部门和国保单位、传统村落较多的县文物部门业务骨干80多人参加了培训,就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的理念、原则、技术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为传统村落保护工程项目顺利的实施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舒琳认为,传统村落的保护表现出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的复杂关系,体现了人文与自然、生存与生活、家庭与社会的广泛联系,也反应了群众改善生活、追求富裕的刚性需求。她说,省文物部门注重把保护利用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着力在文物保护和让村民满意上寻找契合点,以充分发挥当地村民的主人作用,灵活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推进工作落实。

  舒琳副局长很推举闽西连城县培田村的做法,她说,培田是由村民民主投票产生由各厅堂代表组成的理事会,全程参与所有建设项目的前期论证、组织实施、竣工验收等工作,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形成了政府与村民良性互动、共同推进的格局。同时,为完整保留古村落的传统格局和传统风貌,在古村落的外围规划建设新村,疏导安置部分村民,协调信用社给予建房特困户一定额度贷款,乡财政贴息补助。对按规划要求建设及装修的村民,以奖代补,让这部分原有条件较差的村民得以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理事会还和景区管委会签订了《培田古村保护利用和旅游资源经营权合作协议》,理顺了旅游资源业主及村民与旅游管理部门的“责、权、利”关系。门票年收入的25%-28%交由理事会分配给村民。村民得到了尊重,当上了“主人”,尝到了“甜头”,更加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到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中来,从而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保护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突出特色,推动合理利用

  谈及在古村落的保护上如何突出特色,推动合理利用,舒琳指出,福建省文物部门强化了在保护基础上的合理利用,在连城培田、永安吉山、沧海畲族村等3个村制定国保省保文物保护方案时,要求同时制定展示利用方案,突出各村固有的文化特色与内涵,力求修缮工程竣工后即具备对公众开放的条件。她说,永安市吉山村和沧海村都是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传统村落,不仅保留了大量古代建筑,而且富含独具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安市在制定保护方案时充分考虑了展示利用的需求,突出吉山村抗战文化特色,挖掘抗战文化内涵,提升永安抗战文化陈列馆的展示利用水平,同时发掘整理当地酒文化、宗教文化、民俗风情;沧海畲族村则重点保护具有鲜明畲族特色的古建筑,传承黑狮舞、九层粿、清明糖、米糠熏鸭等畲乡文化,并通过建立生态农家体验场所方式,推广沧海畲乡特色旅游。通过保持传统村落的原有生态,活态地传承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传统村落有人气、有活力,成为真正“活”着的传统村落。

  此外,根据李书磊部长关于“加大对福建省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等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突出‘记得住乡愁’主题”的指示精神,福建省文化厅与福建日报社联合在《福建日报》连续刊登18期以传统村落保护、记得住乡愁为主题的宣传专版;筹划在2015年春节期间举办“乡愁”摄影展;以中央电视台拍摄百集纪录片《记住乡愁》为契机,推动福建省“望山见水记乡愁”宣传系列活动。各级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通过举办各类展览、讲座、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增强了全社会对传统村落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意识。

  “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利用是一项全新的课题,也是一项长久的工作。”舒副局长表示,福建省文物局将努力创新工作方式,完善保护管理机制,建立修缮养护制度,整合省内技术力量,发挥基层部门和村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持续推动福建省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作。[陈国明(首席记者)/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