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5年第9期

东吾洋的口误与官井洋的神话

2015年11月02日 16:04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当潮水退去,不仅呈现出活蹦乱跳的小海鲜,而且还展现一条长达3651米的汐路桥,是路也是桥,可以想见,当湿漉漉附着贝壳和藻类的路面桥身显露出来,斑驳凝重、逶迤延伸,犹如一条长龙匍匐在滩涂之上!遥想当年,在海上、滩涂上建造路桥是何等的不易!这是国内最长的古代海埕石路桥,据说是清乾隆年间由郑氏乡绅倡建,屡毁屡建,历时三年,终至嘉庆十六年(1811)而建成。掐指一算,已有200多年。让人感动的是,郑氏后裔继承祖训,每年都会都会雇工清除淤泥。汐路桥是维系岛屿与陆地的精神纽带!

  在废弃7年之后,由当地政府投资100多万元于2014年10月重新修复,因为它是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由于逗留时间有限,我不能等到第二天退潮后,一睹先人智慧留下的杰作。在遗憾中登上了竹江岛,拜谒岛上另一处省级历史文保单位——竹江天后宫。这个方圆陆地面积只有0.106平方公里,人口3千多人的小岛屿,居然建有两座天后宫,其中前澳天后宫还是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建筑,不由得让我增添了几分敬意!但凡与海洋有关的地方都少不了海上女神的神灵,这在东南沿海,在妈祖的故乡,并不稀奇。惊奇的是,宫内供奉有乾隆年间制作的大、小二尊神牌,大有来头。大神牌上镌刻“敕封护国天上圣母神位”,虽是弹丸之地同样得到皇帝的眷顾,虽历尽岁月的尘封依然掩饰不住错彩鎏金。据介绍,大神牌1994年被选借作妈祖文物藏品赴台湾展出。

  竹江村的居民即便绝大多数在县城买了房,主要是为了孩子读书,但他们并没有离开在兹念兹的故土,每年农历3月23日妈祖的吉旦,他们都会隆重举行祭祀的民俗活动。这里有他们的衣食父母,更有他们的精神家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上苍的青睐赐予了神奇的东吾洋,是东吾洋的富饶养育了当地百姓,于是,当地百姓感恩上苍、敬奉神明。据了解,竹江天后宫已列入《世界妈祖大全》,并将其御赐神牌列入重要文物首页,由此可见文物价值的地位。

  辞别竹江岛,继续前行,便进入了官井洋。官井洋与东吾洋相通,面积大约100平方公里,较之170平方公里的东吾洋略小,但水深,多为超过20米,最深处达70多米。如果说东吾洋的命名来自历史名人,那么,官井洋的由来则带有神话色彩。

  “井”在陆地,“洋”为海域,同样是水,方位不同,咸淡迥异。二者合一,想必会有讲究。

  传说一:以前有个书生进京赶考,搭乘渔船路过官井洋,当时正遇干旱,书生被晒得口干舌燥,便向船家讨水喝。偏偏船家自身难保,视水如油,难以施舍。书生顾不上许多,用水桶往海里打水,喝了一口,清甜美味,一骨碌就喝了半桶。兴奋地喊道:“是井水,是井水!”可是,船家打上来的却是海水,那船家奇怪的说:“难道是官井?只给当官的喝?”从此,“官井洋”被叫开。

  传说二:八仙之一的何仙姑驾云经过东海海面,看见一农夫在海边劳作,因缺淡水解渴,昏迷了过去。何仙姑于心不忍,就托梦给这一农夫道:“天赋淡水在洋中,弟子勤劳能得中”。农夫醒后从船边打来一桶水尝了尝,果然是淡的。茫茫大海中,怎么会有一圈淡水?原来,玉皇大帝有次出巡路过东海海面,不慎遗落玉带,于是玉带所绕圈内的水都成了淡水,故名“官井洋”。

  两个传说内容各异,但都涉及到淡水。传说固然有演绎的成分,但官井洋地下泉眼却有史志记录。据《宁德县志》说:“洋底有井,波涛易作,又号三江口”。又《福宁府志》载:因洋中有淡泉涌出而得名。就地形而言,官井洋独特的海域,像口水井,洋在其中。或说这一海湾被山围着,空中鸟瞰,深陷似井。或称海深如井。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