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8岁的福建省道教协会副会长、武夷山市道协会会长林清道长,是一位爱国爱教的全真派道士,自2000年相继住持武夷山桃源洞道观与天上宫道观以来,不仅团结道众重振武夷山道教的辉煌,而且以慈悲为怀,爱洒人间,为创造社会和谐作出了极大的努力,获得社会广泛好评。
大手笔全面扩建桃源洞道观
桃源洞位于武夷山六曲畔内,此地穷极幽深,石崖相倚成门,复履婉转而入,展现碧绿田畴。四面山林茂密,竹林猗猗;石桥下溪流潺潺,不时传来幽幽鸟鸣,仿如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 林清道长是位胸怀大志的人,当他首次来到桃源洞时,尽管在他眼前的道观破落和荒疏,但他却深深爱上了这个道家清静之地。
据载,武夷山桃源洞道观创建于唐朝天宝年间(742-756年),是时武夷山仙灵之说吸引大批高士来此隐居修炼。明吴拭《小桃源洞访道人》诗云:“……,穷源有古村,二三避世客;避世非避秦,栖心炼精魄;春田自耕割,衣食无需索;风动棕花落,雨过药苗摘。”
林清道长告诉记者,道观经过清朝衰微破落,已有多处殿堂倒塌。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著名华侨胡文虎先生偕同海军司令萨镇冰先生来此朝山游玩,见道观破烂不堪,当场捐赠五百大洋作为重修资金,并一同题写“小桃源”匾额挂于山门上。道观经过十年动乱的破坏,只剩下中间一座殿堂空壳,显现一派沧凉。
1990年,桃源道观获批准为对外开放宫观。2000年,从中国道学院毕业并在福建省宗教局从事3年时间编修《福建宗教志》道教部分的林清道长,经福建省宗教局介绍,住持桃源洞道观。面对满目疮痍的破落道观,林青道长没有打退堂鼓,而是亲历亲为率领观中道众开始了大手笔全面重建扩建桃源洞道观。首先是对大殿内部进行整修,并用闽北珍贵的红豆杉雕刻了三清道祖圣像,像高2.15米,雕刻精细;装配红豆杉供桌、铜香炉、烛台和宗教用品,开展正常宗教活动。
1993年,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布的《福建省宗教活动场所登记暂行规定》,桃源洞道观经核准给予登记发证,道教文化活动全面开展。
如今桃源洞成了海内外信众的朝拜圣地,道观重修面积占地约为6000多平方米,主殿有三清殿、玉皇殿、灵官殿、山门(中轴部份)组成,左右配殿有三皇元君殿、真武殿、三官殿、藏经阁等殿堂组成。有道教徒开展道务和修真之殿房,也有培养道教人才和宣传道教文化之场所,每天都有多批香客前往进香朝圣,香火一片兴旺。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