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前我们拜访了洛夫老师,按惯例,自然是我准备访谈提纲。参考百度提供的各种资料,我拟了如下几个访谈问题:
1)2015年5月,您以《洛夫诗全集》获得首届李白诗歌奖,您说“李白是中国文化最具象征性的最高标杆”,和众多台湾诗人一样,您也是在传统中国文化的滋养下成长起来的,对年轻一代,您有何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在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学习上?
2)台湾前行代诗人都能写一手优秀的乡愁诗,这里面和前行代诗人自身的身世有关,他们大都出生就学于大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到台定居,能否请您叙述一下您的出生、成长,您写作中乡愁的来源?
3)《因为风的缘故》经常在各种与爱情有关的朗诵会上被朗诵,有人说,诗人最好的情诗大都不是写给爱人的,可您这首偏偏就是写给您的太太,说说创作初衷?说说您的爱情,和家庭?
4)诗歌界自古以来就有为诗人下定义的传统,比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您则有“诗魔”之誉,作为当事人,能回忆一下“诗魔”的出处,“诗魔”的旨意吗?您个人对“诗魔”这一称谓的看法?
5)评论家沈奇教授评论您“得西方现代诗质之神而扩展东方诗美之器宇,获古典诗质之魂而丰润现代诗美之风韵”,说的都是您擅长融合古典与现代之长,请以您具体的诗作谈谈您的融合心得以启发后学?
6)改革开放后两岸交流突破了很多藩篱,许多台湾诗人纷纷到大陆开会、旅游,您也是其中比较活跃的一员,这种交流对您的诗风有什么样的改变?对台湾的诗歌风气又有什么样的改变?
7)您如何看待全球化语境下诗人的文化定位?您经常参加国际性诗歌交流,应该比较了解中国当代新诗在国际间的影响力,究竟中国当代新诗在世界格局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8)如果请您给您近60年的创作生涯各个时段做一个划分归类,您如何划分归类,为什么?
9)除了自身创作,您还是著名的诗歌策划人、活动家和编辑家,您参与创办的《创世纪》诗杂志已成为诗歌史上绕不开的一页,诗歌圈对《创世纪》不陌生,但普通读者可能就不太了解,请说说《创世纪》?
10)书法艺术已成为您的一个亮点,您书写的内容主要是您自己的现代诗,您倾心于书法是否证明了一个观点,中国文化人随着年纪的增长最终都会回归传统文化?您习书法的心得?
除了准备访谈提纲,我另准备了拜见洛夫老师的两份礼物:1),带上《海峡瞭望》2012年第12期,上面刊登有我撰写的《因为太太的缘故——读洛夫诗作〈因为风的缘故〉》;2)我新近在台湾出版的诗集《父母国》及潘洗尘主编的《诗歌EMS》与我有关的两个专辑。随身我还带了几本诗集《极地之境》但不打算送洛夫老师,书太多了,恐老先生拿不动,但还是带着备用。
10月6日下午,朝阳大悦公寓1号楼3010演播室里,摄像师赵俊义、陈龙忙碌着在布置灯光、机位。按照约定时间3点30分,洛夫先生准时到达。距离2006年鼓浪屿诗歌节第一次见到洛夫老师转眼已近10年,但老先生变化不大。先生落座后我先把《海峡瞭望》拿出:“洛夫老师,您收到过这本刊物吗?”
先生接过刊物翻了一下,“没有。”
“那,这本就给您。”我对先生说,“里面有我写您的文章,《海峡瞭望》是福建省台办主办的,影响很广,特别在对台宣传上。我从2012年第12期开始在这个刊物开设专栏,每期介绍一位台湾诗人一首诗,您这是第一篇。”
洛夫老师很高兴翻到了写他的那一页:“大陆很多刊物都有与我有关的信息,但我都没收到,谢谢你。《海峡瞭望》是月刊的话,你已经写了好多诗人了。”
我说是,等今年专栏结束就写了37个,如果明年继续开,再一年,就49人了,哪天专栏不开了就可出本集子。
洛夫老师连连点头,说这个系列有意义。趁着洛夫老师翻阅《海峡瞭望》的间隙,我连拍几张相片,预备呆会发布微信用。每次拍摄“作家访谈”视频,我们都是同步在微信、微博上传播的。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