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5年第11期

在水一方

2015年12月17日 16:21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我写到这里想插一句题外话。我为什么要写《在水一方》呢,是一个长期阅读我音乐散文的读者特别要求的。他读了我写的《梅花,约你开花》(发表在《海峡瞭望》2014年8月)关于刘家昌作曲的《梅花》音乐散文后,激动地找到我,说他是一位专职钢琴教师,认为我准确地表达出了《梅花》旋律的特点,帮助更多人学会了鉴赏音乐,希望我也能为《在水一方》写一篇文章。经他提醒,我才想起这首我熟悉得如同自己心曲的音乐。所以,最后特别隆重地请出作曲家林家庆。我对他的情况并不了解,也没有机会采访,只能从网络上查到他的零星资料,摘抄如下:

  林家庆获台湾金曲奖特别贡献奖。第十七届金曲奖入围名单今天公布,特别贡献奖将颁给前中视乐队团长林家庆。颁奖典礼六月十日在台北市小巨蛋举行。今年金曲奖共有一百五十叁家有声出版业者的六千八百八十叁件作品报名角逐,报名家数或作品件数,都创历年新高。在特别贡献奖方面,评审经过热烈讨论,推选音乐界颇负盛名的林家庆为今年的得主。林家庆出身鼓霸爵士乐队,曾受聘担任中视大乐队团长及指挥,并制作《仙乐飘飘处处闻》、《五线谱》、《飞扬的音符》和《乐自心中来》等音乐性节目,致力于流行歌曲精致化及古典音乐通俗化。此外,林家庆长期投入流行歌曲的写作、唱片制作及编曲行列。他在民国五零、六零年代即以清新脱俗的手法编曲带领国内流行乐坛风潮。林家庆一九九八年自中视煺休后,仍献身文化教育领域,录制台湾儿歌、台湾节庆、世界名曲、民谣等CD,为他所热爱的台湾音乐教育继续贡献心力。林家庆在乐坛默默耕耘四十多年,深获台湾流行乐坛人士敬重,评审委员因他对台湾歌坛的长期贡献,决定颁给特别贡献奖。

  读者们,看到这里,你是否会觉得作品金光闪闪,为人却低调到默默无闻的作曲家多么令人敬佩!我们要感谢林家庆创作了这首美妙的经典歌曲。它的音乐语言特点是中国特有的,没有长期的古典文学的熏陶和积淀,没有柳永式的宋词滋养,没有中国文人的诗意情怀,如何能诞生这样一首完全属于中国音乐语言特点的作品呢?中国的音乐语言特点是什么?融合了道家的淡然、佛家的空灵、儒家的矜持内敛,尤其是唐诗宋词的诗意,台湾近代流行音乐但凡是备受欢迎的旋律,基本具备了这样的特点。这和台湾早期文化人的文化美学观密切相关。和唐诗开阔外延的美学不同,我们近代一直走不出宋词的内观美学特点。因为宋代是政治上不够稳定的朝代,外患不断导致人们内心忧患多,容易顾影自怜。这种宋词情结一直牢固地扎根在台湾早期文艺家心中,所以他们极好地保留和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相对于台湾,大陆有所不同,地域广博,56个民族有各自的民族音乐特点,所以歌曲风格、内容特别丰富。近二十年,大陆经济水平迅速提高,百姓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某些艺术家变成了急功近利的工匠。百姓们感觉近期艺术作品的思想都比较肤浅,没有深挖和反映出这个转型时代社会的精神实质。所以,纷繁杂陈的各种音乐风格充斥各种场所,让人失去了分辨优劣的能力,最后是反抗和抵制这些庸俗不堪、充满铜臭味的垃圾声响。是声响,不是音乐。再者,能够代表中国音乐语言特点的作品,我们大陆近期有那么几位,李健算是其中最典型的音乐文化人的代表。音乐不能失去文学的滋养就在这里。文化积淀深厚,美学品位高的音乐家创作出来的作品有思想内涵,在情感表达上也更有艺术性。即使伴奏做得差,歌手唱不好,但耳精的、鉴赏力强的人很快就能分辨出旋律的高低优劣。反之,伴奏花了百万,请国际明星演唱,旋律不好就是不好,你有再多的羽毛也瞒骗掩盖不住你是鸭子,不是天鹅。我也常听人说似乎很多歌曲旋律都一样。其实这如同我们看老外,长得都差不多,其实千差万别。音乐也是如此,一点点不同都瞒不过行家、专家。

  写到这里最令我遗憾的是,音乐发展变化太大,尤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许多先锋激进的作品中,旋律几乎消失,许多当代作品都致力于展现音色和节奏上的复杂性,尤其摇滚乐,高分贝的音响是摇滚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如今的年轻人习惯了摇滚乐,很难再有心情去欣赏《在水一方》这样的作品,如同不喜欢昆曲一样。不同时代的文化美学观,形成了不同的鉴赏氛围环境,音乐似乎是最容易被大家批评为“过期”的艺术,动辄就说曲风很老。但历史无数次地证明,当代学者和未来学者的判断往往存在分歧和差异。我相信,永恒的经典之作能够滋养人的心灵,所以音乐不存在食品过期作废的问题,只要符合心灵需求的永远是好的。哪怕是千篇一律的老调,任何时候,仿佛依稀,有个诗经佳人,在水一方,等你想起她。那时,你会觉得《诗经蒹葭》和《洛神》里的美人历经几千年老了吗?孟丰敏[作曲家]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