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5年第12期

“深山明珠”——衢地村

2016年01月21日 09:51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地处闽西北客家山区明溪县盖洋镇的衢地村,是一座山环水绕的客家美丽乡村,林立的楼房毗邻栉比,掩映在墨绿葱茏的连绵大山间,被誉为“深山明珠”。

  古村落的记忆

  衢地村位于盖洋镇的西北部,与县城相距25公里。现在全村共有73户人家386人,村民全部为吴姓。记者来到村中,见到村庄前后,连绵大山环抱,碧翠的林木、斑烂夺目的野花点缀着崛起的新村,使村庄更显一种文静和柔美。满眼的绿色,飘洒的芳香,醉人心房。村中心,一条清清河流把村庄隔成两半,河道两边,村民的楼房沿河而建,新建住房共有50多幢,让人看到了这座蕴藏在深山间的村落,就像一幅美丽而恬静的图画。

  今年45岁的村委会主任吴敏华,是土生土长的衢地村人,他热爱自己的家乡。他告诉记者,衢地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原称旸谷村,最发达时期应为元、明时期。据考证,原先村中兴建有祖屋、祠堂、上庙、下庙,山村古韵,民风纯朴,然而原先古老的建筑都在十年动乱中被毁。

  据载,衢地村是一座千年古村,耕读文化是村中的主题,历史上人才辈出。明代有吴志群、吴忠、吴忠信,清代有吴忠仪、吴象乙、吴世才、吴代金等20多位进士,还有30多位举人、贡生、秀才。新中国诞生后,村中还出了吴声钟、苏智贤夫妇为北大教授及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大中专毕业生30多人。

  吴敏华说,由于村民祖祖辈辈延续亦耕亦读的优良传统,和善对人是他们的宗旨。然而,在当年土匪横行的年代里,为避土匪抢夺,衢地村民曾和周围的村民联手在村庄前一座绿浪涌翠的山峦顶上合建起了一座总面积为50亩的山寨,寨中建有城墙、炮楼,一旦有土匪入侵,村民们便全部搬到山寨里住。当时村民还有自制的土枪土炮,如果土匪攻寨,就会遭到村民的狠狠打击。由于山虽不高,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许多土匪面对险要地形,只能望山兴叹。

  村民靠着地势的险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山寨保村民的一方安宁。后来,是太平天国的军队路过衢地村时,在村中安营扎寨,但见村民都已上山,剩下空房,他们为抢不到东西而恼怒。于是,大举进攻山寨,山寨终于被攻克。太平军大肆烧抢掠夺,并杀死了许多驻守山寨的村民,从此,山寨破落。

  虽然令村民怵目的匪徒横行年代已经过去,但山寨的残墙断垣依然给村民留下伤悲的记忆,也流传着村民勇敢和不屈的传说。

  令人羡慕的村民新生活

  近年来,衢地村被列入福建省新农村建设,不久前又被评为福建省传统村落。于是,全村上下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以发展生产为基础,以改善群众生活为核心,以创造生态文明村为载体,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走在村中,一条银带般的公路穿村而过,这条原来的三级公路经过改造,变成一条宽阔的水泥路坦荡荡地直通县城,并紧连邻村,连接毗邻的将乐、泰宁等县。

  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兴建自来水及通电工程。吴敏华告诉记者,目前村里已经完成了全行政村6个自然村的自来水改造工程,白花花的自来水流入家家户户,农家吃不洁水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还了。

  “在自来水工程未实施之前,村民喝的是山上自己引来的水,因为山地的源头受到牛羊粪尿的污染,村民喝了不洁的水后,经常生病,也影响健康和寿命。”吴敏华说,自从村民喝上清洁的自来水后,身体健康有了保证。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因为村里没有电,许多村民只得点煤油灯和用松干火照明,一到晚上,村里一片漆黑。农民一天生活“吃饭、劳动、睡觉”三部曲,每天晚上只有早早上床睡觉。近年来,村里照明用电已经连通家家户户,村民不仅可以看电视、娱乐,而且因为有路灯,村庄四周通夜一片光明。

  随着政府对农村的各项优惠政策出台,给农民带来了很多实惠,使衢地村的农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徘徊村中,可以看到许多村民不仅购买了摩托车,有的还购买了小轿车,并且普遍使用上了电信、移动、联通的手机,沟通了对山外世界的联系。现在村里还实现了光纤联网,家家户户随时可以上网。有人上网读书,有人上网了解农产品信息,更有一些精明的农家,还靠网络把自家的农产品放到网上销售。

  今年来,由于衢地村被列入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后,本点村投入建设以“布局美、建筑美”为主题,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规划龙头作用,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形成了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体系、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新型农民组织方式,农民现代生活方式和农村先进管理模式。通过整治旧房,整治生活环境,整治农村污水,提升了基础设施建设、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管理水平,打造一批房屋美观、环境整洁、配套完善、自然生态的宜居新村,明显改善了村容村貌。

  目前,衢地村正在大兴土木修缮吴氏宗祠——“云衢公祠”,集全村吴姓村民、吴氏宗亲捐款和上级拨款共投资60万元,做到修旧如旧,恢复原貌,农村幸福院集老年活动中心、村史藏馆、文化娱乐为一体,让村民有了更广阔的活动天地。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