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新村美如画
衢地村是一个地处偏僻的小山村,自从2007年修通了连接县城与村的公路后,这个偏远的山村已经连通了世界。许多长年不出门的山民,现在只要坐上汽车,半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县城。还有一些富裕起来的村民,还携家带眷乘坐飞机到天南地北旅游,甚至跨出了国门。
明溪县是个内陆新侨乡,自改革开放后,一些国外有亲戚的农民,在国外亲戚的帮助下,相继出国闯荡欧洲,使这座客家古邑成了新侨乡。随着交通的发达和信息的流通,山村的年轻人借助亲朋好友的出国渠道,也纷纷走出了国门。现在全村每家每户至少有一个年轻人出国经商贸易,定居国外,每年都有源源不断的外汇寄回家乡,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
谈起新农村建设,吴敏华激情勃发。他告诉记者,新农村的建设是经过统一规划和设计的。原来村中一条小河是弯弯曲曲的,村民的房屋破旧不堪。近几年三明市、明溪县及乡镇相继拨款及村财投资共70多万元,取直挖掘了一条长达300米的人工河流。为保持河流的美观大方,河堤全部采用片石,使小河美观中还带有古朴。
吴敏华是一个很有事业心的村领导人,他执着地在村中为村民办实事,一心一意要改变村庄面貌,为乡亲造福。他告诉记者,现在村中这条河在未改造前,由于河面狭窄弯曲,每年春天汛期到来,河水泛滥,不仅河滨村民房屋被淹,而且也淹没村庄前后良田。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中,村里按照设计,首先取直了河流,填掉了弯曲的部分,取直开挖,村民围绕着河流两边盖起了新楼,俨然一座新起的小城。
“衢地村是个生态村,四周没有企业,村民主要是靠赖以生存的土地生活。”吴敏华说,村民为改善居住条件,他们通过亲戚间互借助,先把新房建起来,一部分村民是靠家中亲人在国外发展赚到了钱把新房盖起来的。
在改造河流时,首先清出了河底的淤泥,砌高了河堤,2010年,村里规划沿着河滨兴建新村,使村庄显得更加整洁美观。走在河沿,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毗邻成排,农家房屋前后,整洁清新。俯视小河,清清流水,清沏见底,能看到水里游动着自由潜翔的鱼儿,村民早晚来到河边散步,不仅享受与城里人同样的悠闲生活,还能人鱼同乐。
让农民享受城镇人的休闲生活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村主任吴敏华当“官”的理念。他告诉记者,为打造村庄的美丽环境,2010年,村两委做出了规划,由村财投资和有关部门的补助,共投资30万元盖起了一幢新楼做为村部,2014年又投资10万元,把新村的道路铺设水泥,让村民走在整洁的村道上感到舒心荡气。
吴敏华说,由于农村生活习惯,农民一般都在自己家门前屋后建谷仓和牛羊圈,为保证村庄的整洁和美观,村里已经拆300多平方米的谷仓和牛羊圈,接下来,还要再拆1000多平方米,以保证乡村有一个幽雅美丽的环境。
“村庄建设不仅要美化,而且要香化。”吴敏华说,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计划投资45万元用于河边的绿化。按计划,准备沿河两岸种上桂花树和红豆杉。因为明溪县是“红豆杉之乡”,到处都有红豆杉的苗木出售,既美观又具观赏价值。同时,当沿河两岸的桂花树长大后,金秋季节,两岸桂花飘香醉人。
随着村民生活的改善,人们对生活的品质要求也不断提高。为让村民有个休闲的去处,村里决定投资30多万元改造3口已经荒废的池塘,养鱼并种上荷花让人观赏。同时,村里还决定投资兴建一座农民公园,这座公园建设的规划设计及招标已经结束,接下来,工人即将进场开工建设。
谈到公园建设,吴敏华脸上呈现一派喜悦。他说,公园里要建一座凉亭,供村民休息,老人家可以在凉亭里打牌、唠家常,四周种植草皮和花木,并安装一些健身器材,让村民在公园里不仅可以休息,还可以健身,也能过着与城镇人无异的休闲生活。(陈国明(首席记者)/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