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5年第2、3期

中国最美的客家乡村诞生记

2015年04月07日 11:15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闽西连城县培田村,是由中国百家地方媒体推荐、公众投票产生的十大“中国最美的村镇”之一,也是中国最美的客家乡村。村庄面积仅13.4平方公里,村民住户300多家共1000多人。古朴的村落,至今完好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30幢大宅、21座祠堂、6处书院、1条千米古街、两座跨街牌坊和四处庵庙道观,让人感受到古村落曾经的辉煌。

  “中国南方庄园”

  培田古民居位于福建省连城县西部,因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其精致的建筑,精湛的工艺,浓郁的客家人文气息,是客家建筑文化的经典之作,有“福建民居第一村”、“中国南方庄园”和“民间故宫”之美誉,是继永定土楼、梅州围拢屋之后发现的又一保存完好的客家民居建筑瑰宝。

  培田古村自然条件优越,在冠豸山、笔架山、武夷山南脉三道绿色屏障环绕之中,是古时官道上的一个驿站,一条官道擦村而过,通往连城、长汀。一泓潺潺溪流环绕着古朴的村庄,村中民居有高高的灰褐色风火墙,飞檐翘脊的威严门楼;一幢幢深院大宅,花鸟虫鱼或历史故事或工笔写意的木刻窗雕寄寓着培田人的理想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庭院深深,小巷幽幽,碧绿的山峦,丰腴的土地、潺潺的溪水,为古村落增添了诗情画意。

  培田村古建筑群背依卧龙山,村前是成片开阔的田野,清清溪流把房屋和田野分开,体现“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传统风水格局。元至正四年(1344年),客家先民吴拔仕由浙江省辗转迁此开基定居,繁衍后裔,逐渐形成村落,至今已历30世。300多年来,饱读诗书的培田人,给后代留下了无价的宝贵遗产,至今仍从深宅大院里飘出浓浓书香。

  漫步古村长达千米长的古街,沿街的古祠、民居、商铺,让人看到培田村当年主要商业集市的繁华。据载,盛时街上商铺数十间,客枝、轿行、赌庄、布店等等无所不包。由于村庄临水,当年商货往来全靠水路,是汀州、龙岩等地竹、木、土纸及盐、油等日用百货的水陆中转站。为此,古村旁建有一处天后宫供奉妈祖,至今香火兴旺。

  村庄建筑极为讲究风水,大有徽派遗风。虽然古村并非江南水乡,但街道边有水圳相伴,穿街过巷,直通各户,是古时的自来水工程。圳水清澈见底,曾经是村民的生活用水。每一座古建筑都布有暗沟,用来排泄家家户户的天井雨水和生活污水。天井将民居屋面流下的雨水汇聚一处,顺沟而出,流人石砌水池,满足“四水归堂,财源攘滚而来”的聚财心理。按建筑设计,排水路径讲究宜暗藏,不宜显露;宜弯曲而去,不宜直泻而出,乃因水为气之母,逆则聚而不散。因为水又属财,曲则留而不去。有的民居还在厅堂下设有陶制暗水管,放养乌龟在管内爬动,起着排污清沟作用。大厅上设有通气管道,炎夏时节,山河之间的阴凉山风从通气管道的气孔吹进厅堂,凉风习习,犹如当今空调。寒冬时节,室外泉水温热之气从通气管道吹进,增添温暖,以保证深宅大院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村中街巷地面,是鹅卵石铺就的乡间小道,深宅大院一律是厚厚的高墙、石门,匪夷水火难攻,以让村民生活和谐、安祥。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