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梅溪,流过200年时光
全长49.70公里的梅溪位于武夷山东部,源头在崇(安)浦(城)交界的大王山,流经海拔1007米的鹅子峰西麓,绕开白水村,进入三溪口,挨着逶迤高峻的梅岭,拥抱着上梅,梅溪因此得名。梅溪的上游叫上梅,下游叫下梅,也因此梅溪两岸的许多村落景观都与“梅”字有关:如梅岭、上梅、下梅、梅溪冈、梅溪口。
自从下梅至恰克图形成了万里茶路后,从下梅村旁流过的的梅溪就发挥了重要的商贸水运作用,景隆号码头是梅溪水运中进入下梅重要的码头。下梅如今被学者誉为“晋商茶路”万里起点。
与西部的九曲溪相比,位于武夷山东部的梅溪显得较为寂寞。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武夷山万里茶路的重新关注,使梅溪沿岸的白水、中峰寺、下洋胡坊、寺口、溪洲、下梅、遥山、梅溪冈等这些村庄,也才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
流连下梅,连接梅溪的人工运河当溪横穿村庄而过,两岸一排排粼次栉比的古民居相挤相挨,历经百年风雨的两旁骑楼顶瓦片已经发黑,当年的商店门楣依旧,当年修建的9码头旧址还在,只是已经物是人非。原来整日舟楫往来的繁忙的当溪,到后来只有在5天一次的赶墟日时,才会让下梅变得热闹一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下梅交通的发达,当溪当年的繁华几乎被人们遗忘,在逐年的淤积中,当溪不仅变窄,随着河床抬高,沟通外界的水路也几乎被堵塞。但当年因为下梅男人大多出去经营茶叶,为让家里媳妇就在斜阳残照之际,能坐在河边椅子上望着往来不熄的船只,等待男人归来而修建的美人靠至今风韵犹存,成为下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悠悠梅溪,经历了下梅清代茶市的繁华与喧嚣,流过了悠悠200年时光,留给后人的是当年辉煌的记忆。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