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龟寓意吉祥
“红龟”,是台湾和闽南新春佳节必不可少的吉祥的粿品。这种独特的包馅粿品,如碗面大小,状如隆起的龟背,粿皮加入少量红色食用染料,故名。每年临近春节和元宵节,一个个像艺术品可爱的“红龟”纷纷出现在街市、居家。
红龟粿,从粿皮的制作到馅料选用都十分考究。粿皮按7成糯米和3成粳米比例混合,浸泡8个小时后磨成米浆,倒入米袋用重物压挤水分。然后,在湿米团中加入适量面粉、红糖浆和少许红色食用染料揉匀为皮,像做包子一样包进备好的甜馅或咸馅。甜馅多为芝麻、豆沙、花生酥;咸馅料通常是八宝饭、葱油豆沙等。馅料包好后,用手搓成大圆团压扁,放在涂过食油的粿模压出图纹,看上去犹如一件精美可爱的艺术品,又颇似一个微型的飞碟。红龟粿模用坚硬耐腐的木头雕刻而成,呈凹状,有对称龟甲纹样图案,中间刻有“寿”字,寓意灵龟长寿。印模好坏差很多,如果角度、斜度不准确,红龟粿在模具压印后,往往就不易拿下来,影响到做粿效率。在印好的红龟粿底部抹上一层薄薄的植物油,垫上豆皮或洁净的竹叶、香蕉叶,待水开时放进蒸笼,用中火蒸15分钟即可食用(如果火过猛,粿皮会模糊有碍雅观)。那一个个红龟粿红艳艳、香喷喷、甜滋滋,真是令人过口难忘。
作为食品,没有一种像红龟粿那样被附上诸多善良美好的寄意。红龟粿呈圆形,寓意团圆和谐;红色,象征见红大吉;龟状,隐喻长命百寿。台湾民间有句很中听的俗语:“吃粿赚家伙”,意思是说吃了红龟粿会发大财、保平安,于是红龟粿被视如吉祥物。台湾和闽南民间一样,每逢喜事庆典或传统节日,亲友间时兴互赠“红龟”分沾喜气,你来我往十分热闹。有的人家往往可以收到亲友赠送的许多不同馅料,不同手艺的“红龟”,有的10天半月也吃不完。
笔者查阅了一些台湾史籍,字里行间不难觅到红龟粿的影子,《澎湖志》中载:“喜庆相赠曰红龟”。《台湾风物志》中载:“(生子)赠红龟以祝长寿。”连战先生的爷爷、著名史志学家连横在《雅言》中则记叙得更具体:“年节祭祀之时,每制红龟,以馈戚友。台语呼‘龟’如‘居’,谓之居财也。” 至今,每有婴儿满周岁,多数人家要自制或订制红龟粿馈送亲友。说是龟者善爬,象征婴儿很快能开步走路。龟者长寿,这也带有希冀婴儿健康长寿的内涵。新春佳节,人们习惯在正月初一、正月初九、正月十五“拜天公”,红龟粿必不可少,它常当作赠送亲友的吉祥礼品,人们在互赠红龟粿中分享喜庆、增进情谊的同时,也在品尝红龟粿的手艺、重温红龟粿的历史。
老家在泉州市永春县的台胞,念念不忘祖居地一种名为“榜舍龟”的红龟粿,说起“榜舍龟”来历,有一段历史轶闻:清代乾隆年间,有个叫叶绍本的常到孙榜经营的红龟摊买红龟粿吃,他后来考中进士选入翰林院。几年后,叶绍本到福建任职。有一次,到永春主考乡试后,特意来到孙榜店作客。一时小店门庭若市,人们羡慕说:“有这位朝官光临做靠山,孙榜当尊为舍人了,不用再卖红龟了。”然而,孙榜并非趋炎附势之人,他一如既往起早摸黑制售红龟粿,而且更注重粿品的质量。于是,赢得更多人对他敬重,人们尊称他“榜舍”。久而久之,便把他制做的红龟粿叫“榜舍龟”。这种红龟粿皮鲜嫩,龟馅甜美,酥松清香,入口甘中略带冰凉,令食客过口难忘。1982年11月上旬,莅临永春视察小水电的胡耀邦等中央领导同志品尝榜舍龟后,赞美它香甜可口,富有浓郁的地方风味!
精明的台湾和闽南生意人为迎合过年过节的需求,或在城镇开店,或在街市摆摊,出售人们喜爱的红龟粿。逢年过节,漫步街市,不时可见耀眼迷人,芳香飘溢的红龟粿。甚至赶着时代新潮的红龟也“爬”上了超市货架。2005年中秋节,台湾宜兰县五结乡锦众村为推动米食文化,特意打造了一个超大粿模、可一次制作供200人食用的超大红龟。在台湾“做红龟”还成为一种才艺,旅游业和学校中别出心裁推出“做红龟”的民俗文化项目,让游客和学生亲手制作红龟粿,体验其中乐趣,互相品评所做的红龟粿。
多情多味的红龟粿让台湾和闽南人记住故乡之情、慈母之恩、风俗之趣。在海峡两岸流传着一首浓浓亲情味道,听起来很是顺耳的闽南语歌曲《阿母的红龟粿》,其中有这样的歌词,给笔者留下很深的印象:“红红软软的粿,有甜甜蜜蜜的心。包的是你我,细汉时存的趣味。绵绵柔柔的粿,有千千万万的愁,包的是阿母的对阮的寄望。一块甜甜的红龟仔粿,牵动着你我对故乡的思念……”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