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问险峰先生,公务繁忙的他,如何有时间创作。先生答:“别人休息和应酬的时候,我创作。”闲暇的时光犹如海绵,却也是一个人超越自我的最好时机。几十年如一日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先生将发诸本心的情趣、意念、思想,融入笔墨形象之中,凭借其多年积累的学养、才气与坚韧不拔的毅力,迎来了艺术价值自我和社会双重肯定的飞跃。
险峰先生的书画艺术,每一幅都是其自由心灵的书写。多年来,赵朴初、梁披云、郭仲选、郑乃珖、赵玉林、陈祥耀、林锴等诸位名家对其多有激励,便是明证。
1981年,著名书法家赵朴初老先生首次来闽时,曾为险峰先生留下题词:“登山观海,积健为雄”。
1999年春,书法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梁披云老先生为《险峰翰墨》题词。
自上世纪70年代始,险峰先生与同为福清籍的国画大师郑乃珖老先生有着20多年的往来。这段交往,是其整个人生的一段重要经历,也是他与国画艺术结缘的重要阶段。
险峰先生认为,书画之神采,皆生于用笔;一幅佳作,不仅要有笔墨线条,有诗情画意,更应令人从画面上、字里行间感受到舞蹈的节奏和音乐的律动,表现出创造者的生命情怀与文化精神,直击观赏者的心灵。书画之用笔,有“板、刻、结”三忌:板者腕弱笔痴,刻者四平八稳,结者毫无生气,此类缺乏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将很难有生命力。
这种人生界和自然界精神方面的表现,非艺术家深刻的眼光,无法看得十分真切。
数年前,险峰先生从行政岗位上卸下重任,归隐绿洲,听竹观霞,植蔬种花,含饴弄孙,聆听“牙牙”。诗中描述的正是他当下的生活。远离喧嚣,安于清寂,享受真我,这是险峰先生追求的人生境界,散发出自在、超然而洒脱的欢怡。
烟云过尽,清风蝉鸣,午后梦觉,香茗正馨。在这慢慢氤氲开的茶香之中,亦随意问起先生对茶之感悟。
先生言,对于茶,我们不说,好,或不好;喝茶作为生活常态,并不存在懂,或不懂。很多事物,一旦将其弄得高深莫测,它便走样了,遗失了它本来的面目。
险峰先生素喜茶壶,尤爱画风趣清雅的壶具。说话间,嘱咐夫人寻出其册页作品,予我们欣赏。自古及今,各式的茶壶在此中展现,生动而活泼。
素瓷传静,芳气满轩,不觉天色已晚。临别时,清茶一盏,且共从容。惟觉岁月之清寂,而书画与茗茶之真味,依旧涤荡心怀。(珞珈 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