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乡漳州“以螨治螨”生防技术有新招
在八闽大地推广应用“以螨治螨”生物防控技术中,花果之乡闽南漳州市为保证花果不受到化学农药污染,推广“以螨治螨”有新招。
中共漳州市委组织部、人事局牵头从2010年开始自2008年起,漳州市在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省公务员局、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科院和台湾专家的支持下,推广生物防治技术,从2010开始相继在该市辖属的长泰、平和、南靖、漳浦等县的柑桔、蜜柚等果园里推广“以螨治螨”生防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年3月,该市成功启动闽台(漳州)农业生物技术示范区建设,综合运用生物防治技术和产品。当年4月起实施了万亩闽台生物防治技术示范区建设,其中规划推广运用“以螨治螨”生物防控技术4000亩,当年覆盖全市8个县(市)名优果蔬共1万亩,并被列入漳州市委、市政府定201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2011年推广至10万亩,接着开始了进一步的推广。
记者在采访漳浦县大南坂富海农业有限公司的标准示范红肉蜜柚果园时,看到10几名农场工作人员正在市、县农业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把装有“捕食螨”的纸袋悬挂在柚树上,用以消灭害螨。
在采访华安县哈龙峰茶业有限公司茶园时,该公司总经理刘火城告诉记者,茶园一般每季度要喷洒农药3次左右。而在每年6月中旬释放捕食螨后,示范茶园就不需再打过农药,并提升了茶叶品质和产品价格。据统计,示范茶园亩增收节支预计可达400元/年以上。他说,公司现有数千亩茶园,将来全部都实施这项技术后,1年下来为公司增加的财富相当可观。
刘经理表示,由于作物实施“以螨治螨”生物防控技术是一项利农的措施,他还亲自看到这项生物防控技术在果树上应用的显著成效,为此,为让更多科技人员、果农掌握“以螨治螨”生物防控技术,他还向技术人员推介柑桔类果园应用“以螨治螨”生防技术,以保证水果的绿色和丰收。
福州市首次应用 “以螨治螨”防治苗木虫害
福州市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的福建省会城市,率先把“以螨治螨”这一技术引进到园林消灭害螨,以保持园林的美观。
福州市园林部门主要把“以螨治螨”技术应用于西湖公园、茶亭公园、琴亭湖公园、闽江公园、福州动物园以及福飞路、二环路、江滨大道、六一路沿线榕树和刺桐树上。记者从福州市绿化工程处获悉,福州市西湖公园、茶亭公园、琴亭湖公园等处道路绿化苗木上从几年前开始引进这项新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接着扩大应用范围,并首次在福州市内推广“以螨治螨”的生物防控手段来防治苗木虫害。
秋冬时节,记者慢步福州市区街道和园林,在西湖和多条城区道路绿化树木上,随时可见到挂在树上的装着捕食螨的纸袋,在显微镜底下还可以看到这些剪口的纸袋附近绿色叶片上,有小小的捕食螨爬动,这是捕食螨在寻找害螨充食。尽管是落叶时节的冬天,绿化树上叶片依然保持一派郁郁葱葱,难得一见枯叶和叶片上的斑痕。
福州市绿化工程处植保组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在未实施“以螨治螨”生物防控技术前,园林和街道上许多绿化树木因遭受螨害,破坏了树木的美观外形,处处都能见到叶片枯萎现象,让游客感到扫兴。为了保持绿化树美丽的外观,只好每年打一次农药,以致街道和公园里充满农药的臭味,招来了游客的不满。自实施“以螨治螨”生物防控技术后,绿化树木翠绿可人,还市民一个满眼皆绿的视觉效果和清新空气。
据悉,目前,“以螨治螨”生物防控这一技术已有北京香山公园、上海街道绿化树的成功先例,并已证实对人畜及生态无害。原来以化学农药防治害螨,喷洒频率为1个月1次,不仅使景区空气受到污染,而且破坏了清新的环境。自从在福州动物园、金山公园等公园投放捕食螨以后绿化树就不需再喷洒农药了,减少了农药对环境和地下水的污染,为游客营造一个良好的休闲环境。(天上岗/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