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至2030规划
在2020—2030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中,在中期的2021—2025年,平潭将在航空、海运等国际交通枢纽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海峡两岸同城化、区域发展一体化格局形成,旅游服务要素齐全,海洋度假、主题公园、游乐游艺等项目形成规模,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争取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规划》指出,到了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中期,塘屿、草屿、东甲等距离较远的岛屿应当建成基本的旅游服务设施,国内外著名旅游资本品牌聚集,出入境便利化和旅游服务达到国际水准,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国际交流活动,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全域旅游目的地格局成型,基本建成代表中国品质的海洋旅游度假胜地。
《规划》表明,到了2025年,平潭的高端度假和过夜游客比例将有显著提高,年接待游客规模超过1000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850万人次,年均增长率9%;国内旅游收入125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18%;境外游客超过150万人次,年均增长率12.5%;旅游外汇收入10.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27%;旅游总收入超过190亿元,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
在远期的2026—2030年,平潭应当形成海陆空综合立体交通的格局,出入境便利化、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要素品牌达到国际水准,拥有标志性的大型国际主题活动,国际自由港基本建成,居民生活富裕,从事现代服务业的人口比例高,成为有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海洋旅游度假胜地、海上丝绸之路的璀璨明珠。
到2030年,年接待游客规模超过1500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1200万人次,年均增长率7%;国内旅游收入24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14%;境外游客达到300万人次以上,年均增长率15%;旅游外汇收入2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8%;旅游总收入超过390亿元,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
全力打造国际旅游岛新名片
自2014年1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视察平潭时首次提出,要将平潭打造成“国际旅游岛”后,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立即开始了“平潭国际旅游岛专题研究”工作。
平潭旅游资源景观独特、类别丰富,有国家一级至四级景点128个,海滨沙滩总长达70公里,在“清新福建”和“海丝文化”的旅游品牌创建过程中,平潭正为建设国际旅游岛完善顶层设计、优化发展环境、拓展旅游产业链,将旅游、体育与购物有机结合,打造观光旅游、文化旅游、康体旅游之滨海旅游休闲基地。
由于平潭岛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由以海坛岛为主的126个岛屿组成,主岛海坛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中国第五大岛,同时也是著名的渔业基地。2009年7月,平潭正式建立“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2012年更名为“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后获得行使设区市的管理权限,改由福建省直管。2015年4月21日,福建自由贸易区平潭片区正式挂牌,平潭重点建设自由港和国际旅游岛,充分发挥“自贸区+实验区”叠加优势,突出两岸合作窗口、国家对外开放窗口的作用,打造两岸主平台、主通道、主枢纽。
平潭岛既有平坦宽阔的海滨沙滩,又有数不胜数的象形奇异岩石,湖、海、沙、石相映成趣,奇、幽、险、俏引人入胜,构成独具特色的海岛风景线。海坛八大景区还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6年被评为首批国家自然遗产。为此,平潭将充分发挥“自贸区+实验区”叠加优势,突出两岸合作窗口、国家对外开放窗口的作用,正在建设两岸合作主平台、主通道、主枢纽,全力打造国际旅游岛新名片。(文/海明)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