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组
依据“精简常备,广储后备”的原则,台军不仅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后备军人管理和动员措施,还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在高层有隶属于“国防部”的后备司令部,司令为二级上将军衔。2012年11月23日?,台立法部门三读修正通过“国防部组织法”,确定将后备司令部和宪兵司令部一样,降编为指挥部,指挥官为中将军衔。后备指挥部平时负责动员、民防及后备军人的管理、编组和服务等事项,战时则执行后续动员作业,满足三军扩编补充及作战勤务需求。后备指挥部轄下有北部、中部、南部三个地区后备指挥部,辖有各个后备旅;再下有各县市的后备指挥部。最基层的则有后备军人小组,由上到下形成一个严密的组织系统。台军现任后备指挥部指挥官汤家坤中将,中部地区后备指挥部指挥官程幼铭少将,北部地区后备指挥部指挥官丁大成少将,南部地区后备指挥部指挥官罗瀛洋少将。
台军后备力量编组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后备军人小组:台军将所有列入管制的后备军人以村、里为范围,以邻为单位编成各个小组,每组人数约20人左右,并根据户籍管理分布情况逐级向上,依次纳入乡、镇、县、市后备军人辅导中心管理。这是对后备军人实施的最低层、最基础的编组管理方式。
二是三军动员部队:三军动员部队是根据三军部队的实际需求,挑选年轻精壮和具备专业技术特长的后备军人编成,并纳入三军年度动员计划之中,每年实施点阅、召集教育,以符合战备需要。三军后备部队平时依三军基本作战单位性质,执行专业性的教育训练、勤务支援等任务及动员调整;战时动员充实后,担任地区守备与要点防卫、厂库防护、基地防卫等任务。
三是管区后备部队:管区后备部队是以纳入三军动员部队人员之外的精壮后备军人编成,按照他们所在的不同的户籍、乡镇和团管区而实施编组,全部以后备营(后备大队)为基本单位的形式存在,平时担任“双保”(保乡、保产)任务,战时则担任支援作战任务。根据组成人员所从事的不同行业性质,管区后备部队又分为团体性后备部队和一般性后备部队两种编成形式。
在陈水扁执政期间,台军曾完成21个后备旅及32个后备总队的编组工作,“以容纳全台首战征召入伍的后备军人”。当时台军方称,为应对两岸的紧张局势,未来一旦开战,台军将立即征召年龄在40岁以下、退伍在8年之内的后备军人入伍服役,首波征召作战的后备部队将由13.8万人组成。
主要任务
台军后备部队的主要任务是扮演协同作战与支援保障的角色,负责地区守备与阻击任务,使常备部队有充裕的时间开赴预定作战地点。据台军方透露,如果发觉大陆军队可能在台湾某地登陆,后备部队将负责结合地区民间人力物力,在海岸线摆置铁丝网、钢筋、水泥、石块、废车辆、大卡车、挖土机、推土机、货柜等进行阻拦,迫使大陆登陆的装甲部队、重炮部队无法上岸或上岸困难,或局限于某一地区,形成陆、空火力焦点,以达到阻击大陆军队于滩头的目的。当大陆军队空降作战时,台后备部队将配合民力在可能空降点架设反空降器材钢轨、钢筋、推土机、大货车等,让平坦的空降点一夕之间改变地形,迫使大陆军队无法空降、空降困难或兵力分离,达成削弱大陆登陆部队战力的目的。在后勤支援方面,后备部队战时将配合辖区内的汽车维修工、运输工人等建立维修体系或编成维修小组。而民间的拖车、吊车、平板车等交通工具也均被规划在征用范围之内。同时,后备部队要把辖区内的所有公、私立医院、诊所、医务人员、救护车辆等登记在册,以协助救治作战时大量增加的伤员。后备部队还必须将各大城市内所有的坚固建筑物、民间仓储库、桥梁、坑道、地下设施等列入统计,以保证台军战时运用。近年,随着电子信息战的兴起,台军还将以前曾在军队服役、目前在各大电子公司任职的工程师及相关电子从业人员纳入信息作战后备部队,以便在战时对大陆发动电子信息战。 【郁鸿[军情专家]】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