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剧是以儿童生活为题材或适合儿童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的戏剧形式,可取材现实生活,也可取材童话、神话、民间故事等,对孩子具有教化功能,尤其在培养他们思想品质和激活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同属中华文化的海峡两岸儿童文艺的交流日益热络,儿童剧的合作给两岸儿童带来了更大的欢乐。
闽台首次合作儿童剧 《判官审石头》上演
2009年11月11日晚,儿童剧《判官审石头》在福州金山剧院上演。该剧是闽台儿童剧的首次合作,也是本届艺术节戏剧会演中唯一的一场儿童剧。
该剧讲述了小六子独自去卖油条为母治病,却发现钱丢了,案发现场有块大石头,判官便要审判大石头的故事。剧中穿插了许多互动,可激发儿童对事物的主动思考及推理能力。该剧由台湾儿童剧团创作,2007年闽台两地艺术院团开展合作,大陆版《判官审石头》由福州歌舞剧院排演,去年5月31日在福州正式首演,获得巨大成功。
《判官审石头》改编自中国流传已久的一个童话故事,故事中小小年纪的贫困小童小六子,因为妈妈生病了,自己去集市上卖油条支撑家庭。可是当小六子收摊回家时,却发现钱被偷了,于是向当地判官报案。判官在当地以神奇的断案能力出名,他来到现场审查一番后,忽然发现现场有块大石头。于是,判官宣布他要审这块石头,让石头说出谁是偷钱的人。好奇的村民纷纷赶来围观,一场精彩有趣的断案故事随即上演。
《判官审石头》是中国古代民间流传很广的演义故事,这样的传统故事其实很精彩,就好像《少年包青天》的故事一样,由中国古代故事改编成的儿童剧,如今并不多。同时,要将精彩的故事脚本,改编成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儿童剧,并不是容易的事。儿童剧《判官审石头》的剧本,是从台湾引进的,因为这场剧在台湾儿童剧市场非常火。台湾有很多儿童剧团,他们创作的精品儿童剧常常到台湾各地巡演,而且场场爆满,红火的演出市场让大量精品儿童剧不断涌现。《判官审石头》属于著名的台湾九歌儿童剧团,该剧团是台湾最具规模的专业儿童剧团之一,他们带来的儿童剧常将中国传统故事,以及启发孩子们想像力和交流能力的元素都融入其中。该剧目不仅在台湾火爆,而且巡演遍及世界各地,反响强烈。
2011年8月26日,闽台两地首次联合制作的儿童剧《判官审石头》,拉开了在福建全省公益巡演的序幕。从8月26日至9月11日的半个多月里,该剧走遍了福建全省,演出了18场,让八闽大地的孩子们都能在家门口欣赏到这部别有趣味的儿童剧。
此次儿童剧次巡演的目的就是让全省各地的孩子们都有机会欣赏到这一闽台两地首次联合制作的儿童剧,所以除了福建九设区市都要走遍外,更要把儿童剧送到最偏远的地区,让那些从未现场看过儿童剧演出的孩子也能体会这一快乐。
科普儿童剧《虫宝宝秀》亮相福、厦、泉
为期两个月的海峡儿童戏剧艺术节于2015年4月25日—8月30日在福州、厦门、泉州等地举行。之后遴选了10多部来自海峡两岸及国外的优秀儿童剧作品参加展演,共演出约50场。
海峡两岸儿童戏剧艺术节是大陆第一个以“海峡两岸”为主体,邀请世界各地经典儿童剧联合参演的大型综合性文艺品牌活动。戏剧节选取来自国家级院团、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儿童舞台。作为2014年度最具原创性的科普儿童剧《虫宝宝秀:我们这样长大》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巡演之后,作为2015海峡儿童戏剧艺术节的预热演出,1月18日登陆福州大戏院。
戏剧节工作委员会总策划郝燕,也是这出儿童剧的制作人。旅居英国几年,她看遍了“戏剧之国”的各类话剧,回国后制作出不少儿童节目,有着“叫好又叫座”的不俗业绩。对于当前儿童剧惯有的卡通化倾向,她表示自己认同《虫宝宝秀》编剧“极客大叔”的创作理念:真正的科普是讲科学逻辑的,不需太多的拟人化。科普不仅是让孩子们记住知识,更是启发他们的好奇心,去观察、寻找和理解自然规律。
由于在目前国内的儿童剧市场,科普剧几成空白,为此《虫宝宝秀》的上演,成为儿童剧的一大亮点。据说此前该剧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口碑。该剧在福州大戏院演出现场,大人与孩子一同入戏,剧中展现出的不少知识点,连大人们都感到新鲜。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